第 1 页:第一节 |
第 2 页:第二节 |
第 4 页:第三节 |
第 7 页:第四节 |
第 8 页:第五节 |
第 9 页:第六节 |
第 10 页:第七节 |
第 11 页:第八节 |
第 12 页:第九节 |
第 13 页:第十节 |
第 14 页:第十一节 |
第一节
(一)债券发行市场主体
1.债券发行市场的三大要素是由(债券发行市场主体)、(债券工具)和(债券发行市场的组织形式)构成。(多选)
2.债券发行市场主体可以划分为(发行者)、(投资者)、(中介机构)和(管理者)。(多选题,对每一类主体中的具体对象要能做出选择与判断)
债券发行市场主体 | 发行者 | 可以是政府、企业、金融机构 |
投资者 | 可以是个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构 | |
中介机构 | 承销商、受托人、财务代理人、担保人、会计师、律师、资信评估机构 | |
管理者 | 有关政府机构(证监会) |
(二)债券市场工具
1.债券的种类:(选择、判断,注意分类标准与类别的对应关系)
分类标准 | 类别 | 特点 | |
按照发行主体 | 政府债券 | 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 | |
金融债券 | 发行主体是经批准的金融机构 | ||
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 | |||
按照偿还期限的长短 | 短期债券 | 1年以内 | |
中期债券 | 1年以上5年以下 | ||
长期债券 | 5年以上 | ||
按照发行方式 | 公募债券 | 向不特定的多数投资者公开募集的债券,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转让 | |
私募债券 | 直接发行 | 向与发行者有特定关系的少数投资者募集的债券,一般不能在证券市场上交易。 | |
间接发行 | |||
按照债券发行地区 | 本国债券 | 本国发行人在本国国内,以本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券 | |
国际债券 | 外国债券 | 外国发行人或国际机构在一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以发行国以外的第三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 |
欧洲债券 | 外国发行人或国际机构在一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以发行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
2,私募发行债券与公募发行债券的特点区别:(多选、判断)
区别点 | 私募发行债券 | 公募发行债券 |
发行手续 | 简便 | 复杂 |
发行时间 | 短 | 慢 |
发行效率 | 高 | 发行费用高 |
流动性 | 比较差 | 强 |
收益率 | 比同等公募债券的收益率高 | |
筹资量 | 相对较小 | 筹集资金量大 |
债权分散程度 | 低 | 高 |
3.外国债券是指外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或国际机构在一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以发行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如武士债券、扬基债券。(判断,外国债券只涉及两个国家)
4.欧洲债券是指外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或国际机构在一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以发行国以外的第三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如欧洲美元债券、欧洲英镑债券、欧洲马克债券。(判断,注意这里的欧洲一词是虚词,不是特指在欧洲大陆,如日本发行人在香港发行以美元为面值的债券,涉及三个国家)
(三)债券发行市场的组织形式
债券发行市场的组织形式分为(有形市场方式)和(无形市场方式)。有形市场方式是指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发行债券;无形市场方式是指通过(证券经营机构柜台)这类非特定场所发行债券。(多选)
六、金融债券参与机构的法律责任 (一)发行人罚则 (二)承销人罚则 (三)托管机构罚则 七、次级债务 (一)商业银行次级债务 次级债务是指由银行发行的,固定期限不低于5年(包括5年),除非银行倒闭或清算不用于弥补银行日常经营损...
我国国内金融债券的发行始于1985年,工行与农行尝试发行。1994年,政策性银行成立后,发行主体由商业银行转向政策性银行,首次发行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随后加入。 2005年4月27日,央行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对金融债券的发行行为进行了规范,发行主体增加了商业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
二、国债承销程序 (一)记账式国债的承销程序 1.招标发行:记账式国债是一种无纸化国债,通过银行间的债券市场向具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承购包销团资格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机构,以及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向具备交易所国债承购包销团资格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投资者发行。...
第一节 我国国债的发行与承销 我国国债的简史: 1.我国首次国债发行始于1949年底,名为“人民胜利折实公债”,至1958年,总共发了6此。1958年中止,1981年恢复。 2.目前我国国债的种类:记账式、凭证式、储蓄(06年7月1日新品种) 储蓄国债是指财政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行,通过...
1、 本次发行概况:包括本次发行的基本情况(例如股票种类,股数,发行方式、对象,发行费用等等)、本次发行的发行人和有关的中介机构、本次发行至上市前的重要日期。 2、 披露风险因素的要求: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按顺序披露可能直接或间接对发行人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持续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所有因素。对披露的风险因素应作定量分析;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应有针对性地做出定性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