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成人高考高起点中国古代史之思想
1.春秋时期:孔子和老子
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3.西汉时期: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
4.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
5.明清早期民主启蒙思潮出现
⑴明后期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⑵明清之际进步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工商皆本”
⑶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⑷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是杰出的唯物思想家
文字书法:
1.甲骨文:商朝(比较成熟的文字)“六书”构字规律
2.金文:西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钟鼎文”
3.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蔡邕)
4.曹魏: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东晋王羲之“书圣”与王献之全称“二王”
5.由隋入唐的欧阳询等初唐三大家;盛唐的颜真卿“颜体”;中晚唐柳公权“柳体”;草书大家有“草圣”张旭和怀素等
中国通史:1 五经及其意义2 夏商周断代工程3 汉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及其特点4 五代以前的王位更替大多是以禅让的形式完成的,而五代以后则主要是以武力争夺实现的,试分析其原因。5 一条鞭法。先秦社会历史文化1郭店竹简的概况及对先秦史的意义,为什么一出土就成为热点?2,谈谈你对文明起源的看法3,战国百家争鸣...
一、解释名词(每题6分,共60分)弭兵之会 上计 董仲舒 党锢之祸 门阀、庶族 开皇律健儿与纩骑 站赤与急递铺 九边 改土归流二、回答问题(每题30分,共90分)1、简述“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及主要原因。2、就“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内容及效果进行比较。3、清朝设置了哪些特别行政区?采取了 哪些不同于内地的管理办法?...
一、简释名词(每题5分,共50分) 二里头文化 国人干政 均输平准 新秦 范缜 羁縻府州 五等版籍 隆兴和议 中统元宝交钞 督抚 二、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西晋占田制的实行及其意义。 2、论隋文帝的改革及其影响。 3、论明太祖惩治贪污整顿吏治的措施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