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南京大学要求博导交钱给学生发津贴

今年起,南大教授招博士生要交钱了。记者昨天从南京大学获悉,从眼下正在录取的2007级博士新生开始,南大启动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革草案确定,先从博士开始,提高研究生津贴,今后导师每招一名博士生,不分文、理科,每月均要向学校上交100元,一年交1000多元,以津贴形式发给所带的博士。招生时,向科研经费充足、国家级课题多的导师倾斜,无科研经费不得招生。该校有关专家表示,改革后导师与学生捆绑得更密切,导师压力明显增加。

  据了解,南大现有600多名博士生导师,各类在校博士生约3400多人,今年计划招收900余名博士。南大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说,与东大等高校全面推开不同,南大从博士生做起,再推到硕士生。为了提高研究生津贴,改革草案提出由各院系提供相应的“助研、助教、助管”岗位,目前详细实施方案没最终敲定。

  该校法学院原副院长孙国祥教授说,博士是导师的科研助手,特别是理工科,对导师帮助很大,理应获得一定报酬,在国外都有比较明确的做法。以前国家对博士的助研津贴没有成文规定,此次南大首次以制度形式把博士的助研津贴确定下来。

  南大教育系主任、南大校委会委员龚放教授说,根据南大改革草案,以后招1名博士,不管文科还是理科,导师按每生每月100元上交,这些钱将以津贴形式发给学生,学校再给学生补贴一部分,导师还要从课题经费中拿一部分资助学生。据了解,目前南大一个博士生每月的津贴基本在500-1000元之间,改革后他们的生活会有所改善。

  新闻传播学院潘知常教授说,南大1名导师1年最多招3名博士,招满的话1年要上交3000多元;博士毕业周期一般4-5年,以5年计,如果年年招满,一个周期内手下有15名博士,1年要交近2万元。文学院一名教授说,现在国家经费支持少,这些学科1名导师拿一个省级重点课题3万-5万元经费,一般项目1万元左右,光立项不给钱的也不少。在人文社科类学科,导师大多独立研究,博士作用不大,改革后压力明显增加。

  不过教授们承认,改革以后对强化导师责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益。孙国祥教授说,导师们的重心会调整,一方面提高自身水平,更加积极地申请项目,一方面要拿出更多精力指导学生,提高科研水平。

  记者注意到,或许是为了配合今后的硕士生培养机制改革,上个月,南大对硕士生导师申报上岗科研指标时,明确提出理科基础性研究的申请人要有3万以上的科研经费,应用性研究的要在10万元以上,文科则要求1万元以上,这还不包括学校自行安排的经费。

  • 《南京大学2017年考研调剂信息》

    根据教育部对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精神及《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具体要求,为加强和规范复试工作,经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对我校2017年硕士生招生录取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择优确定复试人选2017年硕士生的录取工作继续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

  • 《南京大学2016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我校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专业16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23个(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工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建筑学硕士、临床医学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美术、戏剧)、社会工作硕士、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出版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城市规划硕士、审计硕士、教育硕士、护理硕士等),招生规模暂定38...

  • 《南京大学校歌Rap版:学子改编校歌获网友热捧》

    2011年中央电视台《毕业歌》南京大学专场节目徐洪伟演唱《梦的方向》。南大校歌被改成了欢快Rap版改编校歌的是哲学系学生;古典与嘻哈碰撞,同学戏称“舌头绕不过来啦”“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这首南京...

  • 《南京大学关于2022年上半年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通知》

    南京大学关于2022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通知南京大学各位考生: 2022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下简称CET)将于6月11日举行。江苏省已全面推行大学英语四、六级笔试网上报名工作,即由学生本人登录报名网站自行完成考试报名以及在线缴费等事宜。根据教育部...

  • 《南京大学2014年6月英语四级六级报名通知》

    关于2014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的通知各院系: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相关文件精神,做好我校...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