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资本良性循环驱动 增发个股蕴藏升机(名单)

  提到资本市场, “圈钱”、“套现”、“派货”等词语马上会进入人们的脑海。但实际上,这些远远不是资本市场设立的本意。从资产证券化的初衷来说,实现资产的流动性、提供成本低廉的融资渠道、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并为股东带来财富增值才是最核心的目的。而增发,就是这个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因为这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股价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此次,本报便沿着这个思路,在有增发计划但尚未实施的个股中,寻找价值尚未被充分发现的品种。

  增发后股价涨六成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82家公司实施增发,以最新收盘价计算,当中78家的股价都已经超过当时的增发价格,平均涨幅近六成,入场资金获利颇丰。其中涨幅最大的当属闽闽东(000536),其股价较增发价(4.36元)已经上涨近400%!

  这是一个不难理解的现象。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增发主要有两个目的。

  其一是增发收购资产,那么收购的资产对公司的经营情况将有所改善,这自然使得公司业绩上升,其股价也由此得到市场更高的估值。绝大多数资产重组都是以这种方式完成。

  另一种情况则是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而募投项目理论上不是提升了公司的产能,就是完善了公司的产业链结构,甚至可能让公司成功转型。像德豪润达(002005)进军 LED项目,就是计划通过增发完成。

  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公司增发后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都是情理中事。

  近百个股股价低估

  据记者统计,今年已有增发计划但尚未实施的上市公司还有237家。由于明确的增发方案,市场已经对当中极大多数的品种给予了反应,他们目前的股价和增发底价相比平均溢价率已经达到40.11%,最高的成飞集成(002190)甚至已经溢价376.6%。该股也是近期以来市场上最为耀眼的“妖股”之一。

  但在此当中,目前股价和增发底价接近甚至更低的也不在少数,溢价率低于20%的就有近百家。这当中和市场的形势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毕竟今年以来市场的整体走势并不乐观。可是,考虑到增发为上市公司带来的实质性利好,这些个股中也最可能出现被低估的品种。随着市场的转好和增发利好逐渐被机构和投资者发掘,被低估品种的价值最终在股价上也会有所体现。

  因此,本报在这近百家上市公司中挑出增发项目极具潜力的部分个股,这也将是未来最有上升空间的品种。

  地产股“破发”现象普遍

  在这些连增发价格都难以支撑股价的个股中,地产行业的占了相当一部分。在30只股价低于增发价的个股中,有8只是地产股。折价最高的是宜华地产(000150),其增发价定为7.81元,而目前股价仅有6.06元,折价率为22.41%。

  实际上,地产股股价今年以来受宏观调控影响而不断下挫,正是上述个股跌破计划的增发价的重要原因。今年5月份,一度出现15家今年公布增发方案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全部跌破了增发价的情况。市场预期这些公司的增发计划可能会大面积搁浅,管理层限制房地产企业再融资的传闻更是加重了这种担忧。

  不过,情况也很难一概而论。如果房屋销售情况出现明显改善,按照资本市场的惯例,在业绩回升和景气度转好的预期下,地产股也可能重新成为资金的关注重点。彼时,对于这些有着增发计划的地产股,尤其是当中牵涉到重大资产重组的品种,很难想象它们的股价还会在增发价格之下。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