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冷翠谷看瀑二首》

闻得西岩窦,高飞直下泉。
贫奇曾结屋,接润可通田。
晚竹侵云老,凉蔬摘雨鲜。
野猿常抱子,饲食下松颠。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冷翠谷看瀑二首》是宋代著名诗人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冷翠谷看瀑二首

闻得西岩窦,
高飞直下泉。
贫奇曾结屋,
接润可通田。
晚竹侵云老,
凉蔬摘雨鲜。
野猿常抱子,
饲食下松颠。

中文译文:

听说西岩有一个窟穴,
高高地飞流直下的泉水。
我曾在这里建造简陋的房屋,
接受泉水的滋润,把田地连通。
晚上竹林侵蚀了云彩的古老,
凉爽的蔬菜摘下来洗雨的清新。
野猿经常抱着自己的孩子,
在山下的松树顶上觅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幽静而美丽的谷地。诗人描述了西岩窟穴中的高飞瀑布,形容其水势直下,气势磅礴。诗人在这个山谷中建造了简陋的房屋,利用瀑布的水源,使田地连通,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中的晚竹侵云,意味着竹林高耸云霄,给人一种古老而沧桑的感觉。诗人还描绘了凉爽的蔬菜,在雨水的滋润下变得更加鲜美可口。最后,诗人提到野猿抱着孩子在松树上觅食,展示了山谷中丰富的自然生态。

整首诗以朴实自然的语言,刻画了冷翠谷的宁静和美丽。通过描绘山谷中的自然景观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融入了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寓意深远的意象,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冷翠谷的景象,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 《寄黄山隐者》

    传闻轩帝有仙踪,古洞无扉对乱松。半让石床供蟋蟀,细裁云叶补芙容。分将月夜三千里,买断秋烟七十峰。尚忆我留汤口寺,隔林疏雨听残钟。

  • 《夏日寄宣武令狐相公》

    长忆梁王逸兴多,西园花尽兴如何。近来溽暑侵亭馆,应觉清谈胜绮罗。境入篇章高韵发,风穿号令众心和。承明欲谒先相报,愿拂朝衣逐晓珂。

  • 《打鲥鱼》

    打鲥鱼,暮不休。前鱼已去后鱼稀,搔白官人旧黑头。贩夫何曾得偷买,胥徒两岸争相待。人马销残日无算,百计但求鲜味在。民力谁知夜益穷!驿亭灯火接重重。山头食藿杖藜叟,愁看燕吴一烛龙。

  • 《江南归附后不仕述怀》

    舟在中流进退难,发虽种种此心丹。死为元亮终书晋,生是留侯本事韩。贫贱不忧知有道,乱离最幸是无官。岁寒谁似东篱菊,禁得投簪日日看。

  • 《村舍杂书》

    五月新面成,六月甘瓜熟。作麴及良时,火见金始伏。悬知桑落後,醅面醲如粥。再拜谢天公,无功叨美禄。

  • 《朝中措(茶词)》

    华筵饮散撤芳尊。人影乱纷纷。且约玉骢留住,细将团凤平分。一瓯看取,招回酒兴,爽彻诗魂。歌罢清风两腋,归来明月千门。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