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甲口玩月》

山头团团上明月,偏与行人照离别。
月华只是寻常明,照人离愁愁思盈。
千古万古是个月,如何有愁有欢悦。
君将此理细推寻,悲欢原自由人心。

作者介绍

刘学箕,字习之,号种春子,因家有方是闲堂,又号方是闲居士,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子翚孙,珌子。生平未仕,但游歷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歷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宁宗嘉泰四年(一二○四)始返乡。嘉定八年(一二一五),又游安康(今陕西汉阴),是时年将届六十。着作由弟子游郴(季仙)于嘉定十年编爲《方是闲居士小稿》二卷,曾刊行,已佚。元惠宗至正二十一年(一三六一)裔孙刘张获旧本重刊。而今《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三八《方是闲居士小稿》所收诗,大多爲元刊本所无,其中《和陆明叟》「所愧微官相束缚,何因共访酒家帘」,亦与诗人生平不合。未详《小集》据何辑入。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序跋。 刘学箕诗,以元至正屏山书院刊《方是闲居士小稿》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两宋名贤小集》多出底本的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甲口玩月》是刘学箕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明亮的月光为背景,表达了行人在离别时的离愁别绪和人们内心中的悲欢离合之情。

诗词中的"山头团团上明月"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悬挂在山头上,给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景象。"偏与行人照离别"表明这明月的光芒正好照亮了一个行人的离别场景,增添了一份离愁别绪。

接着,诗词提到"月华只是寻常明",意味着明亮的月光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它却"照人离愁愁思盈",照亮着人们内心的离愁别绪和忧思纷扰。这种描绘凸显了月光在人们情感中的作用,将人们的离愁与月光相互映衬。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千古万古是个月,如何有愁有欢悦"。月亮在千古万代中都是存在的,它无法感受人们的喜怒哀乐。然而,人们却能够通过月亮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到欢乐和忧愁。这种对比凸显了人类情感与自然界之间的交互。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君将此理细推寻,悲欢原自由人心"。诗人呼吁读者去仔细思考这一情感的表达方式。悲喜之情本源于人类内心的自由感受,而月亮只是一种媒介,它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和行人的离别情景,表达了人们内心中的离愁别绪和情感的复杂性。它强调了人类情感的独立性和自由性,而月亮只是一种引发情感的客观存在。这首诗给人以思考,引发人们对情感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索。

  • 《风急落梅》

    梅花巳是不胜癯,无赖东风特地???。狼籍玉英浑不惜,强留嫣蔕与枯须。

  • 《登高凉山谒墓》

    云气拥松楸,佳城生意幽。扫残黄叶路,奠遍绿新篘。想像音容在,瞻衣涕泗流。东迁祷灵墓,端为护行舟。

  • 《初度》

    行止由来不自如,八年初度寓僧庐。半生閒逸云无定,两鬓萧骚雪尚疎。岂原身荣如卫鹤,只惭技拙类黔驴。今朝六十从头起,数到稀年更有余。

  • 《古梅》

    谁似西湖处士才,诗中篱落久尘埃。陆郎旧有梅花课,未见今年句子来。

  • 《偈颂二百零五首》

    妙存湛湛不为无,真照灵灵不为有。更向其间退步看,白云断处青山瘦。

  • 《句》

    三声鼓角云中见,一簇楼台海上高。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