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管繁弦樽俎閒,何人静眼对湖山。
怪来水面无鸥鹭,多在残蒲落照湾。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夏日西湖闲居十首》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急管繁弦樽俎闲,
何人静眼对湖山。
怪来水面无鸥鹭,
多在残蒲落照湾。
译文:
忙碌的管弦乐声,酒杯和祭器都被搁置一旁,
有谁静静地凝视着湖山?
奇怪的是水面上没有海鸥和鹭鸟,
它们多在残照映照的湾口徘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西湖闲居景象。诗人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他观察到湖山之美,但他所期待的景象却没有出现。湖水上没有飞翔的鸥鹭,宁静的湖面上只有残照下的蒲草。这种意象给人一种静谧而怡然自得的感觉。
赏析:
《夏日西湖闲居十首》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勾勒出了夏日西湖闲居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湖山、水面和蒲草,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他的观察力敏锐,细腻地捕捉到了细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夏日湖畔的闲适氛围中。
诗人通过描述水面上缺乏鸥鹭的奇怪现象,增加了一丝寂寥和孤独的感觉。这种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诗词更具有思想性和情感共鸣。
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寂静和思索。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能引发对人生和存在的思考。
皇文既举,庆礼告虔。笔自宫闱,格于幅员。子称母寿,母谓子贤。陟降在兹,隆名际天。
百练青铜圆又小。平平正吐灵耀。向人前、相对相观,别辨容颜分晓。好丑*妍并老少。尘凡一齐勘校。彼此假中来,怎生通内貌。别有辉辉亲密要。焕心镜、主玄妙。偏能会、显古腾今,又能鉴、从前虚矫。艳艳光辉宜自*。把当初、性珠返照。里面得全真,永明明了了。
万户千门到者稀,一挨一拶在临时。威音那畔真消息,不是知音莫与知。
白衣苍狗变浮云,过眼纷纷不可论。晚岁逢迎真耐久,青山相对两忘言。
倴僝将军约早回,楚材相国更频催。江东将相真如虎,去报胡雏莫过来。
鸡鸣上马过河桥,何异东都赴早朝。红日已高犹熟寝,比君殊未得逍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