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寓郡获亲依,句妙时时得解颐。
每过双溪溪上路,邦人犹诵使君诗。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寄虞大卿四首》是宋代姜特立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寄居他乡时对于友人虞大卿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昔年我寄居在陌生的地方,得到亲友的照顾和关怀,感激之情如诗句般美妙,时时让我心旷神怡。每次经过双溪溪上的路,我仿佛听见故乡的人们仍在吟诵虞大卿的诗篇。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远离故乡时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他回忆起过去在他乡的日子,感激亲朋好友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这种情感被诗句所表达,使他的心情变得宽慰和欢愉。每次经过双溪溪上的路,他仿佛能够听到故乡的人们仍然在吟诵虞大卿的诗篇,这也让他更加思念家乡和友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双溪溪流和诗词吟咏的意象,通过描绘作者经过双溪溪上的路,将思念之情与故乡的诗词传统相联系,展现出作者对家乡和友人的深厚感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寄托了作者对友情和乡情的思念之情,读来令人感到温暖和亲切。
这首诗词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通过双溪溪流和诗词的形象描绘,诗词中的意境也给人以一种宁静和清新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宁静和愉悦。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给人以温暖和共鸣。
依山种竹襯山佳,傍水栽花水妒霞。一意生生俱好玩,休分红翠有无遮。
梅花绕屋柳遮门,不是闾阊不是村。归寄柴桑人自老,就荒松菊径犹存。事关时命才何与,技止文章道未尊。灯火半生堪底用,只将黄犊教吾孙。
结得茆檐瞰碧溪,闲云之外不同栖。犹嫌未远函关道,正睡刚闻报晓鸡。
卜惟阳月吉,孝享礼方修。斋幄严宫殿,群臣奉冕旒。北风先集霰,夜雪竞侵帱。羽仗天街立,龙笳象魏流。翌朝升宝辂,夹道列华輈。琳宇躬将款,珠尘密未收。撞钟钧奏合,奠玉日光浮。捧册叨於左,观仪得以周。帝来清庙下,月欲大刀头。既祼还初次,更衣戴远游。黄麾转槐路,朱辇
缥缈初闻寺阁钟,霏微零雨兆年丰。家家椒酒欢声里,户户桃符霁色中。春枕方浓从卖困,社醅虽美倦治聋。从今万事俱抛掷,且作人间百岁翁。
今日江头天色恶,炮车云起风欲作。独望钟山唤宝公,林间白塔如孤鹤。宝公骨冷唤不闻,却有老泉来唤人。电眸虎齿霹雳舌,为余吹散千峰云。南行万里亦何事,一酌曹溪知水味。他年若画蒋山图,为作泉公唤居士。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