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自叙三首》

恶声不入伯夷耳,严陵拂袖钓寒水。
古来豪杰例幽居,佩{革遂}肯随舟人子。
造化炉中忽为人,笑笑随缘又何嗔。
细语粗言俱入妙,醉中不必更陶真。
年来三复韦编绝,得趣无多一味拙。
物外翛然我已仙,不愁石髓坚如铁。

作者介绍

邓肃(一○九一~一一三二),初字至宏,改德恭(《默堂集》卷二○《郑德恭字序》),号栟榈,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师事李纲,入太学。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作诗讽谏花石纲,诏放归(《宋史》卷二二《徽宗四》)。钦宗嗣位,授鸿胪寺主簿。尝诣金营,留五十日而还。金人立张邦昌,奔赴南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守右正言(《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五),不三月凡抗二十疏。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忤执政,送吏部。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主管江州太平观。二年,避寇福唐,以疾卒,年四十二(明万历《栟榈先生文集》附录《栟榈先生墓表》)。有《栟榈集》二十五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六卷)。《宋史》卷三七五有传。 邓肃诗,以明正德罗珊刻《栟榈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刻本(十二卷、附录一卷,残存卷一至七以及附录,简称万历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道光刻本(简称道光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一《栟榈诗集》(简称诗集),并酌校清曹琰抄本(简称曹抄,藏北京图书馆)等。底本文字漫漶处,则径据万历本补足。

作品评述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自叙三首》是宋代邓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恶声不入伯夷耳,严陵拂袖钓寒水。
古来豪杰例幽居,佩{革遂}肯随舟人子。

这首诗词开篇以伯夷和严陵作为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喧嚣和虚浮声音的厌恶。伯夷是古代贤臣,他拒绝了当时的权贵和谄媚之声,追求了高洁的品德。严陵则是古代文人,他以淡泊名利、独立自主为人生态度,这里用拂袖钓寒水来形容他的隐居生活。这两位古代的豪杰都选择了幽居的方式,远离了喧嚣的世界。

古代的豪杰们往往选择隐居,他们佩戴的革带也不会随从舟车而动。这里表达了他们对于名利的淡薄态度,不受物质诱惑的影响。他们以清净自守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高尚。

造化炉中忽为人,笑笑随缘又何嗔。
细语粗言俱入妙,醉中不必更陶真。

这两句诗词表达了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的感悟。作者说自己就像是炉中的一块原料,突然间变得有了自我意识。他以一种宽容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变迁,笑笑随缘,不再生气抱怨。细致的言辞和粗俗的言语都可以成为文学的奇妙表达方式,喝醉了酒也无需刻意追求狂放不羁,因为真诚的表达无需陶醉。

年来三复韦编绝,得趣无多一味拙。
物外翛然我已仙,不愁石髓坚如铁。

这两句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创作才华的拙劣评价,三番五次地重新修订,却始终难以达到完美的境界。但是作者并不因此而感到失望,他认为自己在追求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已经超脱了尘世的束缚,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他不再担心自己的才华是否坚如石髓,因为他已经隐然成为了一个仙境般的存在。

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于世俗喧嚣的厌恶和对于高洁生活的追求。他以豪杰隐居的形象表达了对于名利的淡薄态度,以及对于真诚表达和自由创作的崇尚。最后,他以自我超越的境界,宣示了自己已经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地,体现了对于艺术追求的坚持和对于内心自在的追寻。

  • 《次韵马中玉春日偶成》

    京都久客忆归频,准拟江南看早春。多病余生万事已,起惊芳意一番新。东湖水满鱼应乐,南浦波明柳自匀。玉脸芙蕖容易得,要须叮嘱养花人。

  •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 《陇右送韦三还京》

    春风起东道,握手望京关。柳色从乡至,莺声送客还。嘶骖顾近驿,归路出他山。举目情难尽,羁离失志间。

  • 《鹦鹉》

    翠毛丹觜乍教时,终日无寥似忆归。近来偷解人言语,乱向金笼说是非。

  • 《怨三三(登姑熟堂寄旧迹,用贺方回韵)》

    清溪一派泻揉蓝。岸草毵毵。记得黄鹂语画檐。唤狂里、醉重三。春风不动垂帘。似三五、初圆素蟾。镇泪眼廉纤。何时歌舞,再和池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