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老僧》

清瘦形容八十余,匏悬篱落似村居。
劝师莫羡人间有,幸是元无免破除。

作者介绍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第。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歷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权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广明元年,徐军戍溵水,经许,能以旧军,馆之城中,军惧见袭。大将周岌乘衆疑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能僻于诗,日赋一章,有集十卷,今编诗四卷。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第。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歷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权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广明元年,徐军戍溵水,经许。能以旧军,馆之城中,军惧见袭。大将周岌乘衆疑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能僻于诗,日赋一章,有集十卷,今编诗四卷。

作品评述

《老僧》是唐代薛能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清瘦的老僧形象,表达了对出家修道的赞美和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瘦形容已经超过八十岁,
藤篱上挂着匏瓜,仿佛是农村的居所。
我劝导师不要羡慕人间的享受,
因为幸福就在于没有任何束缚。

诗意:
这首诗以一个老僧的形象来探讨出家修道的意义。老僧清瘦的外貌暗示着他多年的修行和禁欲生活,超脱了尘世的纷扰。他住在农村般简朴的寺院中,与世隔绝,安守清净。诗中的劝导师意味着作者认为,出家修道者应该超越世俗的欲望和享受,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作者将这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描绘为一种幸福,是一种没有烦恼和束缚的境界。

赏析:
《老僧》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老僧形象的描绘和对修道生活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清瘦的老僧和匏瓜悬挂于篱笆上的描写,简单而富有意境,展示了禅宗修行的虚心苦行和自我节制。诗中的劝导师表达了作者对修道者的忠告,提醒他们不要被世俗的欲望所迷惑,而是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最后一句“幸是元无免破除”表达了作者对出家修道的幸福状态的领悟,即超越了一切束缚和烦恼,达到了真正的自由。

这首诗词将禅宗修行的境界与人生的追求相结合,既有对禅修生活的赞美,又有对世俗欲望的警示。通过深入思考,读者能够体会到禅宗的境界和修行者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行简洁,意境深远,启示人们追求内在的平静与自由的真谛。

  • 《已亥杂诗 208》

    女墙百雉乱红酣,遗爱真同召伯甘。记得花阴文讌屡,十年春梦寺门南。

  • 《咏史上·夏侯胜》

    夏葛冬裘事已殊,茂陵礼乐议何迂。去周未远真淳在,莫把公孙例汉儒。

  • 《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此欧阳公酬杜正献告老》

    出仕虽无补,归耕宁买田。聊将报明主,庶不愧前贤。

  • 《次韵宋永兄伤时二首》

    举目江河异,伤心汉阙低。未闻胡折北,谁复将征西。志苦甘尝胆,身先愿执鼙。时惟王事急,六月尚栖栖。

  • 《虞美人》

    玉箫惊报同云重。仍怪金瓶冻。清明将近雪花翻。不道海棠消瘦、柳丝寒。王孙沈醉狨毡幕。谁怕罗衣薄。烛灯香雾两厌厌。仿佛有人愁损、上眉尖。

  • 《流水》

    漾漾悠悠几派分,中浮短艇与鸥群。天街带雨淹芳草,玉洞漂花下白云。静称一竿持处见,急宜孤馆觉来闻。隋家柳畔偏堪恨,东入长淮日又曛。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