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人称好处。
昨日小春留得住。
梅花信信望东风,须待公归香满路。
年时今已度。
长是巴山深夜雨。
宣又召,凯还簇簇,要见寿觞举。
扫尽窝蜂闲绣斧。
叠鼓春声欢岁暮。
燕台剑履趣锋车,银信低低传好语。
紫貂裘脱与。
肘印累累映三组。
但重省,西来斗水,忘却爱卿取。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归朝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辰翁。该诗表达了对归朝的喜悦和对春天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归朝歌
最是一人称好处。
昨日小春留得住。
梅花信信望东风,
须待公归香满路。
年时今已度。
长是巴山深夜雨。
宣又召,凯还簇簇,
要见寿觞举。
扫尽窝蜂闲绣斧。
叠鼓春声欢岁暮。
燕台剑履趣锋车,
银信低低传好语。
紫貂裘脱与。
肘印累累映三组。
但重省,西来斗水,
忘却爱卿取。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归朝的喜悦与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如盼望东风吹来梅花的芬芳,预示着好友的归来,给人以希望和喜悦的感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岁月的感慨,时间已经过去,如同巴山深夜的雨,沉淀着岁月的痕迹。诗中还描绘了欢庆岁末的场景,扫除一切繁琐,欢庆新年的到来。
赏析:
《归朝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憧憬。诗的前两句表达了归朝的好处,将春天与归朝联系在一起,给人以喜庆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梅花盼望东风的景象,寓意着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待。随后,诗人表达了对岁月的感慨,以及对庆贺的情景的描绘,展示了岁末欢庆的热闹气氛。最后两句则以银信低低传好语的形象,描绘了友人归来后的欢聚场面。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通过描写春天和归朝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节日庆贺等元素,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给人以温暖和愉悦的感受。
皇文既举,庆礼告虔。笔自宫闱,格于幅员。子称母寿,母谓子贤。陟降在兹,隆名际天。
百练青铜圆又小。平平正吐灵耀。向人前、相对相观,别辨容颜分晓。好丑*妍并老少。尘凡一齐勘校。彼此假中来,怎生通内貌。别有辉辉亲密要。焕心镜、主玄妙。偏能会、显古腾今,又能鉴、从前虚矫。艳艳光辉宜自*。把当初、性珠返照。里面得全真,永明明了了。
万户千门到者稀,一挨一拶在临时。威音那畔真消息,不是知音莫与知。
白衣苍狗变浮云,过眼纷纷不可论。晚岁逢迎真耐久,青山相对两忘言。
倴僝将军约早回,楚材相国更频催。江东将相真如虎,去报胡雏莫过来。
鸡鸣上马过河桥,何异东都赴早朝。红日已高犹熟寝,比君殊未得逍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