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七夕》

黄姑织女万古心,脉脉欲渡银河深。
有齐委女起拜月,绿发一缕蒙金针。
眼明志针如志鹄,针发相投如破镞。
回身拍手笑乃翁,字大行疏烧矮烛。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七夕》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黄姑织女万古心,
脉脉欲渡银河深。
有齐委女起拜月,
绿发一缕蒙金针。
眼明志针如志鹄,
针发相投如破镞。
回身拍手笑乃翁,
字大行疏烧矮烛。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七夕节的浪漫情景,以及牛郎织女之间的爱情。黄姑和织女是指牛郎和织女,他们的心意历经万古不变。他们渴望跨越银河,相聚在一起。齐委女是指织女,她起身向月亮行礼,绿发指的是织女的头发,一缕头发像一根金针。牛郎的眼睛明亮,志向高远,就像志鹄一样,针尖相对,如同破镞一般,象征两人心心相印。最后,牛郎回过身来,拍手欢笑,称自己为老翁,表示他对这段爱情的满足。"字大行疏烧矮烛"这句话的具体意义不太明确,可能是描述了牛郎和织女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或者仪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七夕节的情景和牛郎织女之间的爱情。黄姑织女万古心的表达,展示了他们爱情的坚定和长久。通过描述织女起身拜月和牛郎的志向,表达了他们想要共度银河之深的愿望。诗中的绿发一缕蒙金针形象生动,形容了织女的美貌和细腻。"针发相投如破镞"表达了两人心心相印的情感,形象地展示了他们的爱情和心灵的契合。最后,牛郎回身拍手笑,表现出他对这段爱情的喜悦和满足。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把牛郎织女的爱情表达得生动而深情。通过描绘七夕的浪漫情景,诗人传达了爱情的坚定和长久,以及两人心灵的契合。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具有浓郁的古典文化氛围,让人感受到七夕节的浪漫和爱情的美好。

  •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亭亭湘岸竹,炯炯湘波月。其中雪垂垂,一树为谁设。不应皂盖人,於此能忘折。折之寄相思,可以慰分裂。

  • 《下第》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 《暮春斋居》

    翠箔昼重重,寒深雨更浓。碧鲜浮草色,闲淡敛云容。未遣愁欺病,还资静养慵。蹉跎裘褐在,强半负春秾。

  • 《古意四首(以下《金昌集》)》

    千金两吴钩,秋水为銛锋。人血衅其上,宝锷明芙蓉。割鱼千万里,不得屠一龙。屠龙岂不能,惜哉委尘埃。析薪刈青松,弃置良足哀。一旦成销折,不能断青苔。英雄困平世,伊管乃凡才。

  • 《闲咏寄呈次道》

    我闲日贫缚,子闲数疾缠。闲固不可常,吾观与子然。吾与子嗜学,岂独闲穷年。安安者谁欤,分亦似所偏。

  • 《缘识》

    还淳返朴非用智,黄老之术何简易。不衒聪明时俗清,尽使人人怀忠义。密贱得之不下堂,单父得之公私利。无为之道随时化,无为之道随时理。若能可行,则清净矣。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