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箜篌引》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作品评述

《箜篌引》作品评述:【注释】 ⑴本篇是《相和歌•瑟调曲》歌辞,前半是宴饮的描写,后半是议论。本篇又 题为《野田黄雀行》。“箜篌”,乐器名,体曲而长,二十三弦。 ⑵亲交: 亲近的友人。 ⑶秦筝:筝是弦乐器。古筝五弦,形如筑。秦人蒙恬改为十二 弦,变形如瑟。唐以后又改为十三弦。 ⑷齐瑟:瑟也是弦乐器,有五十弦, 二十五弦,二十三弦,十九弦几种。在齐国临淄这种乐器很普遍。 ⑸阳阿: 《淮南子•俶真训》注以为人名,梁元帝《纂要》(《太平御览》卷五六九引) 以为古艳曲名,这里用来和“京洛”相对,是以为地名。《汉书•外戚传》说 赵飞燕微贱时属阳阿公主家,学歌舞。这个阳阿是县名,在今山西省凤台县西 北。 ⑹京洛:即“洛京”,指洛阳。 ⑺缓带:解带脱去礼服换便服。庶羞: 多种美味。 ⑻久要:旧的。尤:非。“薄终义所尤”言对朋友始厚而终薄是 道义所不许的。以上二句是说交友的正道,也是立身处世的正道。 ⑼磬折: 弯着身体像磬一般。这是恭敬的样子。君子谦恭虚己非有所求于人。何求:言 无所求。 ⑽惊风:疾风。 ⑾光景:指日、月。 ⑿遒:迫近。 ⒀先民: 过去的人。【品评】 这是一首独具特色的游宴诗。它通过歌舞酒宴上乐极悲来的感情变化,深 刻地展示了建安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人生短促的苦闷和建立不朽功业的渴求 交织成这首诗的主题,表现出“雅好慷慨”的时代风格。 这首诗的章法巧妙,很见匠心。诗歌在以较多的笔墨描写美酒丰膳、轻歌 曼舞、主客相酬的情景之后,笔锋一转,吐露出欲求亲友忧患相济、共成大业 的心愿,再转为对人生短促的喟叹,清醒地指出“盛时不再来”。至此,酒宴 的欢乐气氛已扫荡一尽,乐极而悲来的心理历程完整地表达出来了,引人回忆 起开篇的浓艳之笔、富贵之景,更添几分悲怆之情。如此立意谋篇,称得上是 思健功圆了。 诗中两个意蕴含蓄的设问句:“谦谦君子德,磐折欲何求”、“先民谁不 死,知命复何忧”,是展示心理波澜的关键,透露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生死 大关的思考。“欲何求”,“复何忧”,寓答干问,大有意在言外之妙。 le_cha诗词大全

  • 《惜秋二首》

    诗到林头落叶时,眼前秋事已无几。何当领取秋容去,收拾诗囊带得归。

  • 《菜地》

    依然山泽一臞儒,幸有先畴与敝庐。闻说醉乡方弄印,不知堪拜小侯无。

  • 《次韵周公谨见寄》

    涪翁雪堂仙,分谊故不疎。投之孤芳篇,投之孤芳篇,托根岂云虚。报以蟠桃实,一尝千载余。洗髓嗫阆苑,

  • 《和潘豳老汉上属目》

    白云蒙山头,清川山下流。芳洲采香女,薄暮漾归丹。并蒂双荷叶,逢迎一障羞。持情不得语,大妇在高楼。

  • 《林附祖》

    画影图形正捕风,书生薄命入置中。胡儿一似冬烘眼,错认颜标作鲁公。

  • 《井泉》

    山溜碧泓澄,清甘归色味。傥逢张又新,应不落第二。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