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亥,父母年高须[保]爱。
但能行孝向尊亲,总得扬名于后世。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十二时行孝文》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定亥,父母年高须保爱。
但能行孝向尊亲,总得扬名于后世。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孝道的强烈赞美和呼唤。诗人在描述人定时辰为亥时,意味着人的一生有限,而父母的年纪已经较高,因此应当倍加珍惜、保护和爱护他们。他认为只有真正行孝顺从、尊敬亲长的人,才能在后世中获得名誉和尊重。
赏析:
1. 孝道尊崇:这首诗词强调了孝道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白居易通过描述人的有限时光和父母的年高,表达了孝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他认为只有行孝尊亲的人才能在后世获得美名和荣耀。
2. 人生短暂:诗中的"人定亥"意味着人定的时辰是亥时,亥是十二地支中的最后一个时辰,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有限。这种时光的限制使得尊敬父母、行孝的责任更为紧迫。
3. 父母关怀:诗中的"父母年高须保爱"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关爱和保护之情。他呼吁人们要倍加珍惜并照顾年迈的父母,尽自己所能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4. 后世荣誉:诗人认为,只有真正行孝顺从的人,才能在后世中获得名誉和尊重。这是对孝道的高度赞扬,鼓励人们要传承和发扬孝道的美德,以便流传于后世。
总的来说,白居易的《十二时行孝文》通过对孝道的歌颂,提醒人们要尊敬父母、行孝顺从,并强调了孝道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首经典的诗作。
野烟居舍在,曾约此重过。久雨初招客,新田未种禾。夜虫鸣井浪,春鸟宿庭柯。莫为儿孙役,馀生能几何。
金圈栗蓬,炉鞴鎔鎔。吞得透得,钝铁顽铜,百丈徒夸三日聋。
侍帝金华讲,千龄道固稀。位将贤士设,书共学徒归。首命深燕隗,通经浅汉韦。列筵荣赐食,送客愧儒衣。贺燕窥檐下,迁莺入殿飞。欲知朝野庆,文教日光辉。
书信来天外,琼瑶满匣中。衣冠南渡远,旌节北门雄。鹤唳华亭月,马嘶榆塞风。山川几千里,惟有两心同。
常杂鲍帖。
□□□□□□□,菰米蘋花似故乡。不是不归归未得,好风明月一思量。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