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云外山。
迢递舟中赏。
铙吹发西江。
秋空多清响。
地迥古城芜。
月明寒潮广。
时赛敬亭神。
复解罟师网。
何处寄想思。
南风(一作摇)五两。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歷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赋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復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祕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勅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者流,时论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璠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今编诗四卷。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孤寂的云在山外漂浮。
曲折的船中欣赏美景。
铙钹吹响在西江上。
秋天的天空回荡着悦耳的声音。
远离的土地有古老的城芜。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寒冷的潮水。
时光像敬亭山神一样奔逐。
摆脱了罟师网的束缚。
思绪寄托在何处呢?
南风吹拂着五两的身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王维送别宇文太守前往宣城的情景。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展示了唐代山水诗的特点。
诗中通过描绘孤寂的云、曲折的船和秋天的天空等自然景观,传达了离别时的寂寥和孤独感。铙钹吹响在西江上,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丝喧嚣和热闹,同时也点缀了离别的场景。
诗中提到的敬亭山神是指敬亭山上的神像,它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更迭。诗人将时光与敬亭山神相比,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和无奈。
诗词的结尾,诗人用南风轻拂的形象来寄托思绪,表达了对离别后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寥寥数语的抒发,传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考和感慨。诗词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离别时的情绪和氛围。
诗词中的敬亭山神形象巧妙地与时光相联系,展示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它在诗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整首诗词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最后两句诗以南风轻拂的形象作为诗人思念的寄托,给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温情和人情味,使读者在感受离别的悲凉之余,也能体会到友情的珍贵和情感的温暖。
总的来说,王维的《送宇文太守赴宣城》以简练的语言、精练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唐代山水诗的魅力,使读者在欣赏诗词之余,也能感受到离别与思念的情感共鸣。
皇文既举,庆礼告虔。笔自宫闱,格于幅员。子称母寿,母谓子贤。陟降在兹,隆名际天。
百练青铜圆又小。平平正吐灵耀。向人前、相对相观,别辨容颜分晓。好丑*妍并老少。尘凡一齐勘校。彼此假中来,怎生通内貌。别有辉辉亲密要。焕心镜、主玄妙。偏能会、显古腾今,又能鉴、从前虚矫。艳艳光辉宜自*。把当初、性珠返照。里面得全真,永明明了了。
万户千门到者稀,一挨一拶在临时。威音那畔真消息,不是知音莫与知。
白衣苍狗变浮云,过眼纷纷不可论。晚岁逢迎真耐久,青山相对两忘言。
倴僝将军约早回,楚材相国更频催。江东将相真如虎,去报胡雏莫过来。
鸡鸣上马过河桥,何异东都赴早朝。红日已高犹熟寝,比君殊未得逍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