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旅舍七首》

我家碧鹳弟,尽用当搪殳。
摧颜伴第翁,意欲化白凫。
娟娟熨帛手,见之感无襦。
坐念粟布谣,於乎予何诛。
取求不汝瑕,霸心生断祛。
请观泽中雁,一一稻粱图。

作者介绍

敖陶孙(一一五四~一二二七),字器之,号臞庵、臞翁,长乐(今属福建)人。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乡荐第一,省试下第,客居崑山。后在太学时因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歷海门主簿,漳州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平海军节度判官兼南外崇正簿。理宗即位,奉祠归乡。宝庆三年卒,年七十四。陶孙以诗名于时,有《臞翁诗集》,已佚。遗诗见收于《江湖集》、《江湖后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八《臞庵敖先生墓志铭》。 敖陶孙诗,第一、二卷以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所收《臞翁诗集》爲底本,校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第三、四卷以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之《江湖后集》中所收诗爲底本。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五卷。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旅舍七首》是宋代敖陶孙创作的,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我家碧鹳弟,尽用当搪殳。
摧颜伴第翁,意欲化白凫。
娟娟熨帛手,见之感无襦。
坐念粟布谣,於乎予何诛。

取求不汝瑕,霸心生断祛。
请观泽中雁,一一稻粱图。

译文:
我家中有一只名叫碧鹳的弟弟,他尽力扮演了当搪殳(战士)的角色。
摧颜伴随着第翁(老人),意欲将他变成一只白凫(象征纯洁)。
他手上巧妙地熨烫着锦缎,看到这一幕,感觉就像是没有穿衣服一样。
我坐下思考着粟米和布匹的歌谣,我为什么要加以斩除呢?

取舍无法挑剔你的瑕疵,我的霸气心情生出了断绝和驱逐。
请你观察湖泊中的雁群,它们每一只都构成了一幅丰收的图景。

诗意和赏析:
《旅舍七首》这首诗描绘了一系列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出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哲思。诗中的碧鹳、白凫、熨帛、粟布、湖泊中的雁等形象都具有象征意义。

诗的开篇,作者提到自己家中的碧鹳弟,以及他扮演战士的角色,这可能暗喻着战乱时期的动荡和对家园的保卫。摧颜伴随着第翁,意图将碧鹳变成纯洁的白凫,这可能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净化心灵的渴望。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碧鹳弟手上熨帛的情景,以及自己的感受。这里,熨帛手可能象征着精心的照料和细致的工作,而感觉没有襦(衣服)则可能表达了一种不拘泥于物质的心态。作者坐下来思考粟米和布匹的歌谣,暗示他对生活和物质的思考,并对自己的决定产生了疑问和困惑。

最后两句描述了取舍和观察湖泊中的雁群。取求不挑剔他人的瑕疵,可能意味着作者对他人的宽容和接纳,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和表面的态度。观察湖泊中的雁群,每一只都构成了一幅丰收的图景,这里雁群可能象征着和谐、团结和丰收,传达了美好未来的展望。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情感和思考的深刻思索,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矮斋杂咏二十首·宿溪上》

    梦回斜月挂林端,酒力初消怯夜寒。何处客舟犹未泊,一声柔橹过前滩。

  • 《平原郡斋二首》

    生平浪学不知株,江北江南去荷锄。窗风文字翻叶叶,犹似劝人勤读书。

  • 《武刃丞宅同朴翁咏牵牛》

    青花绿叶上疏篱,别有长条竹尾垂。老觉淡妆差有味,满身秋露立多时。

  • 《西江月》

    学道先明玄牝,修真须用工夫。三般药物不偏枯。也要坚刚一悟。月下擒来玉兔,海中捉出金鸟乌。半时运火入坤炉。炼得神丹坚固。

  •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

    枝上稀疏地上稠,忍看红糁落墙头。风流别乘多才思,归趁西园秉烛游。

  • 《杂曲歌辞·凤归云》

    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树上宿寒枝。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