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儿上前线,气壮情亦怆。
五龄父罹难,家贫缺衣粮。
十四入行伍,母心常凄伤。
烽火遍华夏,音信两渺茫。
昔别儿尚幼,犹著童子装;
今日儿归来,长成父模样。
相见泪沾襟,往事安能忘?
父志儿能继,辞母上前方。
《送儿上前线》是一首近代诗词,作者为任锐。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儿上前线,
气壮情亦怆。
五龄父罹难,
家贫缺衣粮。
十四入行伍,
母心常凄伤。
烽火遍华夏,
音信两渺茫。
昔别儿尚幼,
犹著童子装;
今日儿归来,
长成父模样。
相见泪沾襟,
往事安能忘?
父志儿能继,
辞母上前方。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位父亲送别儿子上前线的情感。诗中展现了父亲的坚定和悲痛,以及母亲的忧伤和思念。父亲在诗中提到自己五岁时失去父亲,家境贫困,缺乏衣食;儿子十四岁就参军入伍,母亲的心情常常忧伤。在战火蔓延的时代,父亲对儿子的消息渺茫。回忆起儿子小时候,穿着童子装的情景,而今天儿子归来已经长大成人,具有父亲的模样。当他们相见时,泪水湿透了衣襟,过去的种种情景如何能够忘记?父亲相信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志向,毅然离开母亲前往前线。
赏析:
《送儿上前线》通过对父亲的情感和对家庭的描绘,展示了战争时代家庭的牺牲和坚强。诗中描绘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牵挂,同时也展现了母亲的无尽思念和忧虑。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感情,表达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深情厚意。这首诗词既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又展示了人性中的温情和坚韧。它让读者感受到了家庭的力量和牺牲精神,引发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亲情的思考。
梦回斜月挂林端,酒力初消怯夜寒。何处客舟犹未泊,一声柔橹过前滩。
生平浪学不知株,江北江南去荷锄。窗风文字翻叶叶,犹似劝人勤读书。
青花绿叶上疏篱,别有长条竹尾垂。老觉淡妆差有味,满身秋露立多时。
学道先明玄牝,修真须用工夫。三般药物不偏枯。也要坚刚一悟。月下擒来玉兔,海中捉出金鸟乌。半时运火入坤炉。炼得神丹坚固。
枝上稀疏地上稠,忍看红糁落墙头。风流别乘多才思,归趁西园秉烛游。
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树上宿寒枝。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