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杖罗浮去,辽鹤正南翔。
青鸾为报消息,岩壑久相望。
无奈渔溪欸乃,唤起苹洲昨梦,风雨趁归航。
万里家何许,天阔水云长。
历五湖,转湘楚,下三江。
兴亡千古馀恨,收拾付诗囊。
重到然犀矶渚,不见骑鲸仙子,客意转凄凉。
举酒酹江月,襟袖泪淋浪。
杨冠卿(一一三八~?),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尝举进士,官位不显,以诗文游各地幕府。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撰有《客亭类稿》、《草堂集》等。清四库馆臣据旧刊《客亭类稿》巾箱小字本,并补缀《永乐大典》所收诗文,釐爲《客亭类稿》十四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杨冠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客亭类稿》爲底本。校以宋刊巾箱本(简称巾箱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津阁本(简称文津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水调歌头·曳杖罗浮去》是宋代杨冠卿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曳杖罗浮去,
拖着杖离开罗浮山。
辽阔的天空中,白鹤正在向南飞翔。
青鸾来传达了消息,
山岩和深谷长久以来相互期盼。
可惜渔溪(指江边的小径)啊,
唤醒了我对苹洲的昨日梦境,
风雨趁我归航的时候一同降临。
千里之外,家在何方,
天空广阔,水云悠长。
经历了五湖、转过湘楚,来到了三江(指长江)。
兴盛与衰败之间留下了千古的遗憾,
整理好了行囊,收拾好了诗文。
再次来到然犀矶(即罗浮山的一处名胜)的渚岸,
却没有见到那骑着鲸鱼的仙子,
客人的心情转为凄凉。
举起酒杯,向江上的月亮致敬,
胸怀中的衣袖被泪水打湿,像浪涛般滴落。
这首诗词以杨冠卿游历罗浮山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游子离乡之情、怀旧之情和对家园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山水、天空和情感的描写,以及对历史兴衰和人生遗憾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自然的意象,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迷茫和哀愁。
其中,罗浮山、白鹤、青鸾等山水元素和神话传说中的仙子、鲸鱼等仙境元素,增添了诗词的唯美和浪漫情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园和过往时光的眷恋和思念之情。诗词的结构紧凑,语言简练,给人以深思和感慨,展现了杨冠卿独特的诗境和情感表达能力。
天与之愚竟不移,经年兀兀槿花篱。拙於生事可无粥,工乃穷人赖有诗。只恁麽休身是客,知何以故鬓成丝。寒欺雪屋青灯夜,六十犹痴始是痴。
来时还似去时天,欲道来时已惘然。只有松江桥下水,无情长送去来船。
凿彼碧岩下,恰应深二尺。泥易带云根,烧难碍石脉。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九里共杉林,相望在山侧。
颜阖古有道,躬耕自衣食。区区鲁小邦,不足隐明德。轺轩来我门,聘币继金璧。山门应使者,耕稼不谋国。但疑误将命,非敢惮行役。使者反锡命,户庭空履迹。薄俗徇世荣,截趾履之适。所重易所轻,隋珠弹飞翼。伊人畏照影,独往就阴息。鼎俎荐忠贤,谁能死燔炙。念彼藏衣冠,安知
树势分孤垒,江流复旧痕。断桥斜取路,小径曲通村。山叠云霞际,林垂橘柚繁。个中有佳句,欲就已忘言。
嵩溪修竹下,一榻坐幽深。时异交游少,年衰百病侵。生涯成鸟啄,村景付猿吟。惟有相从梦,时时到梵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