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危亭可摘云,四边山色翠为邻。
下窥城郭无余蕴,草色花光尽是春。
阮阅,字闳休,一字美成,号散翁,又号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清康熙《舒城县志》卷一二),初爲钱塘幕官(《苕溪渔隠丛话》前集卷一一)。曾自户部郎责知巢县(《舆地纪胜》卷四五)。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晋陵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宣和间知郴州(明万历《郴州志》卷二)。高宗建炎初知袁州(《郡斋读书志》附志二)。着有《巢令君阮户部词》一卷(《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九),《总龟先生松菊集》五卷(《郡斋读书志》附志二),均佚;《诗话总龟》、《郴江百咏》,行于世。阮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郴江百咏》爲底本,参校明万历《郴州志》、清《宋人集》丙编宜秋馆本《郴江百咏辑补》(简称宜秋馆本)等,编爲第一卷;诸书散见的阮诗编爲第二卷。
《郴江百咏并序·俯春亭》是宋代阮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城上危亭可摘云,
四边山色翠为邻。
下窥城郭无余蕴,
草色花光尽是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俯瞰春日郴江的景象。诗人站在城上的高亭,可以近距离触摸到飘浮的云彩,四周群山的颜色都是鲜翠的邻居。从亭子向下俯视城郭,一切都显得宁静而宏伟,没有任何多余的繁杂之景,而是尽是春天的草色和花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景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春日郴江景色的深刻感受。首句"城上危亭可摘云"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亭子的高处,仿佛可以伸手触摸到飘浮的云朵,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感。接着,诗人用"四边山色翠为邻"来形容周围群山的翠绿,说明亭子所在的位置环境优美,与山水相依为伴。
下半部分的前两句"下窥城郭无余蕴,草色花光尽是春"切入了俯瞰城市的景象。诗人从高处俯瞰城郭,不见一丝繁杂,只有宁静和美好。"下窥"一词暗示了诗人的视角,他以一种俯瞰的姿态,看到城郭中没有多余的装饰或繁琐之物,只有春天的美景。最后一句"草色花光尽是春"将整首诗的主题明确表达出来,春天的景色无处不在,美好的氛围充盈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整首诗以简洁、淡雅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通过描绘高处的亭子和俯瞰的视角,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画卷,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