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草寒芦事不经,八峰深在乱云层。
只因一句鹅湖谶,直至于今有此称。
阮阅,字闳休,一字美成,号散翁,又号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清康熙《舒城县志》卷一二),初爲钱塘幕官(《苕溪渔隠丛话》前集卷一一)。曾自户部郎责知巢县(《舆地纪胜》卷四五)。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晋陵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宣和间知郴州(明万历《郴州志》卷二)。高宗建炎初知袁州(《郡斋读书志》附志二)。着有《巢令君阮户部词》一卷(《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九),《总龟先生松菊集》五卷(《郡斋读书志》附志二),均佚;《诗话总龟》、《郴江百咏》,行于世。阮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郴江百咏》爲底本,参校明万历《郴州志》、清《宋人集》丙编宜秋馆本《郴江百咏辑补》(简称宜秋馆本)等,编爲第一卷;诸书散见的阮诗编爲第二卷。
《郴江百咏并序·茶山寺》是宋代诗人阮阅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莽草寒芦事不经,
八峰深在乱云层。
只因一句鹅湖谶,
直至于今有此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茶山寺的景色和历史传说。诗人表达了对茶山寺的景致的赞美,以及茶山寺因为一句来自鹅湖的预言而得到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茶山寺的景色和由来。首句"莽草寒芦事不经"描写了茶山寺周围的景象,荒草丛生,冷寒的芦苇丛中隐藏着一段历史。接着,诗人写道"八峰深在乱云层",形容茶山寺所在地的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只因一句鹅湖谶,直至于今有此称",揭示了茶山寺的名声来自于一句来自鹅湖的预言。这句预言可能是关于茶山寺的建立或者茶山寺的发展前景,因为它的准确性和重要性,使得茶山寺的名声一直流传至今。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描写和含蓄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茶山寺的景色和历史的喜爱和赞美。茶山寺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因为鹅湖预言的传说而闻名于世,这也体现了人们对神秘传说的敬仰和对历史的传承与尊重。
落日熔金万顷,晴岚洗剑双锋。紫枢元是黑头公。佳处因君愈重。分得湖光一曲,唤回庐岳千峰。清尊今夜偶然同。早晚商岩有梦。
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谁能空相忆。独眠度三阳。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入闲易有芳时恨,地胜难招自古魂。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我所思兮,延陵季子,别来九春。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独步岷峨,后身坡颍,何必荀家有二仁。中朝里,看叔兮衮斧,伯也丝纶。洛中曾识机云。记玉立堂堂九尺身。叹苕溪渔艇,幽人孤往,雁山马鬣,吊客谁经。宣室厘残,玄都花谢,回首旧游存几人。新腔美,
今年六十六,世寿有延促。无生火炽然,有为薪不续。出谷与归源,一时俱备足。
上书北阙妨何事,笑杀孤寒孟浩然。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