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汪正夫梅》

座中豪客洛阳才,醉舞春风拂袖来。
明日却寻歌管地,中庭空有折残梅。

作者介绍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作品评述

《和汪正夫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郑獬。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座中豪客洛阳才,
醉舞春风拂袖来。
明日却寻歌管地,
中庭空有折残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场景,座上的洛阳才子醉醺醺地随着春风起舞,轻轻拂动袖子。然而,第二天他却来到这个地方寻找歌声和音乐的来源,却只看到中庭里空空荡荡的折落梅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一个座上的豪杰,展现了他放纵自我的豪情和情感外露的形象。洛阳才子是指洛阳地区有才华的人,他们以才艺和才华闻名。诗中的洛阳才子在宴会上饮酒作乐,随着春风起舞,表现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美的追求。醉舞春风拂袖来的描写,形象地展示了他在欢乐和自由的氛围中尽情舞蹈的情景。

然而,诗词的后两句转折出现。明日却寻歌管地,中庭空有折残梅。这表明诗中的洛阳才子在欢乐之后,对于美好的事物产生了渴望和追寻。他想要找到歌声和音乐的来源,但当他到达中庭时,却只看到凋落的梅花,空无一人。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寻找,却只得到了虚无和失望的结果。

这首诗词通过对豪客洛阳才子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于美与欢乐的追求与渴望。然而,诗词的结尾却显现出现实的冷酷和空虚。整首诗词通过对比的手法,传达了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思考。

  • 《惜秋二首》

    诗到林头落叶时,眼前秋事已无几。何当领取秋容去,收拾诗囊带得归。

  • 《菜地》

    依然山泽一臞儒,幸有先畴与敝庐。闻说醉乡方弄印,不知堪拜小侯无。

  • 《次韵周公谨见寄》

    涪翁雪堂仙,分谊故不疎。投之孤芳篇,投之孤芳篇,托根岂云虚。报以蟠桃实,一尝千载余。洗髓嗫阆苑,

  • 《和潘豳老汉上属目》

    白云蒙山头,清川山下流。芳洲采香女,薄暮漾归丹。并蒂双荷叶,逢迎一障羞。持情不得语,大妇在高楼。

  • 《林附祖》

    画影图形正捕风,书生薄命入置中。胡儿一似冬烘眼,错认颜标作鲁公。

  • 《井泉》

    山溜碧泓澄,清甘归色味。傥逢张又新,应不落第二。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