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仁圣不忘远,庶狱哀矜轸虑深。
本恕定知黄霸用,无刑端契有虞心。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是宋代黄公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重仁圣不忘远,
庶狱哀矜轸虑深。
本恕定知黄霸用,
无刑端契有虞心。
诗意:
这首诗词是黄公度送给他的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的作品。诗人表达了对外兄的祝福和赞美,并探讨了仁圣、庶狱、黄霸等主题,表达了对理想政治治理的思考和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寄托深情的方式送别外兄,表达了诗人对他的美好祝福。下面是对每个句子的具体分析:
第一句“九重仁圣不忘远”,九重指的是九重天,仁圣指的是君主的德行高尚,不忘远表示仁圣的德行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仁德美德的赞美和追求。
第二句“庶狱哀矜轸虑深”,庶狱指的是民众的疾苦,哀矜表示对痛苦的同情,轸虑表示忧虑,深指深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普通民众痛苦遭遇的同情和深刻思考,意味着他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关注。
第三句“本恕定知黄霸用”,本恕指的是内心中的仁爱之心,黄霸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一个仁政明君。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仁政的理解和信仰,认为实施仁政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最后一句“无刑端契有虞心”,无刑表示不实施残酷的刑罚,端契指的是谨守礼法,有虞心表示对古代贤君虞舜的称颂和追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期望和对贤明君主的赞美。
综合来看,这首诗词通过对仁德、庶狱、仁政和贤君的探讨,表达了对理想政治治理的思考和向往。诗人希望君主能够实施仁政,关注民众的痛苦,追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首诗词既表达了对外兄的美好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的向往和期待。
京都久客忆归频,准拟江南看早春。多病余生万事已,起惊芳意一番新。东湖水满鱼应乐,南浦波明柳自匀。玉脸芙蕖容易得,要须叮嘱养花人。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春风起东道,握手望京关。柳色从乡至,莺声送客还。嘶骖顾近驿,归路出他山。举目情难尽,羁离失志间。
翠毛丹觜乍教时,终日无寥似忆归。近来偷解人言语,乱向金笼说是非。
清溪一派泻揉蓝。岸草毵毵。记得黄鹂语画檐。唤狂里、醉重三。春风不动垂帘。似三五、初圆素蟾。镇泪眼廉纤。何时歌舞,再和池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