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契河洲什,心依黄老书。
濯龙规诫在,飞羽豫游疏。
复土文园接,凝尘丙殿虚。
烝烝天子孝,泣血望涂车。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是宋代杨亿所作的一首挽歌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德契河洲什,
心依黄老书。
濯龙规诫在,
飞羽豫游疏。
复土文园接,
凝尘丙殿虚。
烝烝天子孝,
泣血望涂车。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杨亿为明德皇太后而作的挽歌,表达了对太后的追思和怀念之情。太后以德行感化了整个国家,她的心境深受黄老之书的影响。她履行好执政的职责,像洗净龙身一样,将法规作为准则,以保持政务的通畅。她坚持豫游之风,意味着她积极地开展政务巡视,以保持国家的繁荣。她重建了草木丛生的园林,将宫殿打扮得庄严肃穆,但却显得空虚寂静。她对天子极为孝顺,甚至流泪以示忧虑,期望能够借此来保佑皇帝的安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明德皇太后的赞颂和怀念,展现了她的崇高品德和对国家的贡献。诗中运用了一些象征意味的修辞手法,如濯龙、飞羽、复土等,以表达太后在政务和建设方面的高尚追求。描述太后修建的园林和宫殿,以及其空虚寂静的状态,反映了她的深思熟虑和对虚无之境的感慨。最后一句描绘了太后对天子的孝心和忧虑,通过泣血和望涂车的形象,表达了她对皇帝的深深关怀。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明德皇太后的景仰和怀念之情,展示了太后的卓越才德和高尚品德,同时传递了作者对国家的关切和对皇帝的期望。这首诗词既是一篇挽歌,也是对太后一生贡献的肯定和赞美,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
皇文既举,庆礼告虔。笔自宫闱,格于幅员。子称母寿,母谓子贤。陟降在兹,隆名际天。
百练青铜圆又小。平平正吐灵耀。向人前、相对相观,别辨容颜分晓。好丑*妍并老少。尘凡一齐勘校。彼此假中来,怎生通内貌。别有辉辉亲密要。焕心镜、主玄妙。偏能会、显古腾今,又能鉴、从前虚矫。艳艳光辉宜自*。把当初、性珠返照。里面得全真,永明明了了。
万户千门到者稀,一挨一拶在临时。威音那畔真消息,不是知音莫与知。
白衣苍狗变浮云,过眼纷纷不可论。晚岁逢迎真耐久,青山相对两忘言。
倴僝将军约早回,楚材相国更频催。江东将相真如虎,去报胡雏莫过来。
鸡鸣上马过河桥,何异东都赴早朝。红日已高犹熟寝,比君殊未得逍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