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雨花台》

据阜高台俯井闾,讲经因以得名诸?
维摩已是为糟粕,梁武真成拾唾余。

作品评述

《雨花台》是清代乾隆帝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据阜高台俯井闾,
讲经因以得名诸?
维摩已是为糟粕,
梁武真成拾唾余。

诗词的意境和赏析如下:

《雨花台》描述了乾隆帝站在高台上俯瞰着下面的村庄和井闾(指井口和房屋),思考着一些问题。诗中提到了"讲经",这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也暗指了人们追求智慧和真理的努力。乾隆帝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这座高台因为讲经而得名(指"雨花台"的由来),这是对历史背后的原因和意义的思考。

下一句"维摩已是为糟粕",表达了乾隆帝对传统修行方法的质疑。"维摩"指的是佛教经典《维摩诘经》,乾隆帝认为其中的内容已经变成了无用的糟粕,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最后两句"梁武真成拾唾余",指的是历史上的梁武帝。梁武帝是南朝梁朝的开国皇帝,他对佛教持有虔诚的态度,追求佛教的教义。然而,乾隆帝认为梁武帝对佛教的推崇已经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只剩下了一些枝节和琐碎的事物。

整首诗词表达了乾隆帝对宗教修行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反思。他通过对讲经、佛教经典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人们对待信仰和历史的虚浮和表面化的批评。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乾隆帝对于真理和智慧的追寻和对于虚伪的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展示了乾隆帝作为一位皇帝和文人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 《金国贺正旦使副到阙紫宸殿宴致语口号》

    淳熙纪号过千龄,玉历今开第五春。北极天高乾象正,东郊风暖物华新。漏添化国融和日,律飨熙台鼓舞人。愿挹沧溟供寿酒,无躬无尽奉严宸。

  • 《偈颂七十八首》

    生灭心尽是寂灭,露柱怀胎底时节。寂灭心起是生灭,石女生儿解言说。用时万象不盈余,休处一真无空缺。藤枯树倒笑呵呵,依旧清风与明月。

  • 《将至兰陵道中以远岫重叠出寒花散漫开为韵》

    我如萍不根,有往而无返。天涯与地角,孰能量近远。故乡无巢归,流落岁时晚。辜负平生心,何由见嵇阮。

  • 《题危见心所藏陈常庵水月障及松鹤芦雁各一首》

    陈郎笔势并州剪,十幅生绡秋绿远。老蟾欲作骑鲸游,推堕玉盘波底转。谪仙濡袍窥采石,东坡醉客歌赤壁。两翁已矣爱者谁,我欲扁舟擫长笛。

  • 《千秋岁 即席次可行见寿乐府韵》

    谀人称好。何似归来早。营五亩,如三岛。深杯江海浅,老眼乾坤小。松竹在,肯教老圃秋容老。方外多真趣,池上宜清晓。随里社,游乡校。逢场皆可乐,得句惟供笑。吾有政,考功不校闲官考。

  • 《观游鱼》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