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临江仙》

堂上箫韶人不奏,凤凰何处飞鸣。
黄尘扰扰马纵横。
谁能知乐毅,志不在齐城。
后辈谩搜前辈错,到头义重功轻。
海隅四面尽苍生。
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

作品评述

诗词:《临江仙·堂上箫韶人不奏》
朝代:元代
作者:刘秉忠

堂上箫韶人不奏,
凤凰何处飞鸣。
黄尘扰扰马纵横,
谁能知乐毅,志不在齐城。
后辈谩搜前辈错,
到头义重功轻。
海隅四面尽苍生。
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

中文译文:
在宴会堂上,箫和琴的演奏人不再奏乐,
凤凰在何处飞翔鸣叫。
尘土弥漫,马匹纵横奔驰,
有谁能明白乐毅的志向,他的心不在齐城。
后代人草率地寻找前辈的过失,
最终义勇的行为被轻视。
海滨的四面风浪涌动,苍生无处可去。
东风吹拂着绿草,布谷鸟呼唤着春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临江仙·堂上箫韶人不奏》是元代刘秉忠创作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堂上箫韶人不再奏乐的场景,表达了对乐毅志向和义勇精神的思考,以及对后代人对前辈事迹的轻视的不满。

诗的开篇写道,堂上的音乐家不再奏乐,象征着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念的改变。凤凰作为神鸟,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美好的声音,但此时凤凰的歌声却无法听到,暗示着美好的事物难以为继。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社会的动荡和混乱。黄尘扰扰,马匹纵横,暗示着战乱和纷争,人们在这种环境中难以追寻乐毅的志向。乐毅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有志向的将领,他的志向并不在齐国的统治地位,而是在于实现自己的抱负。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后代人对前辈事迹的不理解和轻视。后辈们草率地寻找前辈的过失,却对他们的义勇行为视而不见,最终导致了义重于功的局面。诗的最后两句以海隅四面尽苍生和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来作结,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春耕事业的呼唤。

这首诗词通过对古代故事和时代变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值得追寻的志向和义勇精神的思考,以及对后代对前辈事迹的轻视的不满。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社会动荡和对清明农耕生活的关注,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 《远望》

    山近色未佳,山远看始好。我居巴峡内,所向苦奔峭。清晨望西南,忽尽牂牁徼。时于苍茫外,寸岫出林表。云来翳遥碧,眇眇没飞鸟。方知胜绝处,略已领其要。何必亲跻攀,辛勤事幽讨。平生谢康乐,往来永嘉道。此意当未知,蹑屐空至老。

  • 《淳化乡饮酒三十三章》

    洋洋嘉鱼,儜以芳罟。君子有德,嘉宾式歌且舞。

  • 《大用》

    二三四七恶机关,互逞辞锋斗热瞒。不必山僧一弹指,尽情贬向铁围山。

  • 《句》

    相逢吟未足。

  • 《锦城秋暮海棠》

    锦城海棠妙无比,秋光染出胭脂蕊。日照殷红如血鲜,箭砂妆粒真珠子。玉环着酒睡初觉,脸薄粉香泪如洗。绛纱穿露水晶圆,笑杀荷花守红死。蜀乡海棠根本别,有色有香成二美。春花开残秋复花,簸弄东君权不已。锦袍公子汗血驹,宾客喧哗间朱紫。有酒如池肉如山,银烛千条照罗绮。

  • 《寄曹松(一作洛中作)》

    莫怪苦吟迟,诗成鬓亦丝。鬓丝犹可染,诗病却难医。山暝云横处,星沈月侧时。冥搜不可得,一句至公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