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有感 其二》

对镜添惆怅,凭谁论古今?山河频入梦,风雨独关心。
每念苍生苦,能怜荡子吟。
晚来愁更切,青草落花深。

作品评述

《有感 其二》

对镜添惆怅,凭谁论古今?
山河频入梦,风雨独关心。
每念苍生苦,能怜荡子吟。
晚来愁更切,青草落花深。

译文:
面对镜中的自己,增添了忧伤和烦恼,谁能评述古今的事情呢?
山河景色频繁地出现在梦中,风雨只有我独自关注。
每次想到百姓的苦难,我都能怜惜那些流浪吟唱的人。
夜晚愁绪更加深刻,青草凋零,花朵落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作品。诗人通过对镜自省,表达了对时代沧桑和个人境遇的思考和感叹。

第一句诗句"对镜添惆怅,凭谁论古今?"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忧伤和烦恼。镜中的自己映照出他内心的纷扰,也暗示了他对自身形象的失落和对人生的迷茫。面对历史的长河,诗人感到自己渺小而无足轻重,无法评述古往今来的人事。

接下来的两句诗句"山河频入梦,风雨独关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关注。山河的美景频繁地出现在他的梦中,而风雨的变幻却只有他独自关心。这种对自然的关注和独特的感受,与他对人事的漠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每念苍生苦,能怜荡子吟。"这两句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苦难的思念和同情。他时常想到人民的痛苦,能够怜悯那些漂泊流离,以吟唱来表达内心的人。

最后两句诗句"晚来愁更切,青草落花深。"表达了诗人晚年的愁绪和对生命的感慨。晚年的诗人愁苦更加深刻,青草凋零、花朵凋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以自省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诗人的情感在对比之中显得格外鲜明,既有对自身渺小的无奈和迷茫,也有对自然景色和人民苦难的关怀和同情,同时还流露出对生命和时光的感悟。

  • 《绵蛮》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绵蛮黄鸟,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 《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吉圭休成,其日南至。天子有诏,冠尔皇嗣。为国之本,隆邦之记。拜而受之,式共敬止。

  • 《偈颂二十五首》

    瞿昙腊月八,夜半走出山。贼路羊肠曲,偷心虎背斑。

  • 《题谢公东山障子》

    贤愚共在浮生内,贵贱同趋群动间。多见忙时已衰病,少闻健日肯休闲。鹰饥受绁从难退,鹤老乘轩亦不还。唯有风流谢安石,拂衣携妓入东山。

  • 《送韩文饶寺丞宰萧山》

    吴会未探穴,广陵先看潮。横江百马怒,卷海万鼙嚣。舟楫凌湍发,鱼龙接浪跳。薄言增勇气,少当举山瓢。

  • 《苦雨》

    关辅连岁旱,耕地千里赤。官家放租税,犹有道边瘠。群国乞膏雨,童巫叫蜥蜴。神听久寂寞,民意转凄恻。天公忽瞑目,一怒乖龙殛。雨师偃其旁,惊起振厥职。不复计多寡,倾泻信朝夕。入地知几犁,地上但盈尺。渹如三峡注,那辨四檐滴。落势曾未停,庐井反忧溺。始知天公难,不易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