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浣溪沙》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作者介绍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爲太学正(《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四)。出爲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爲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爲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着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着》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周邦彦诗,据《永乐大典》、《岁时广记》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注释】:
这是一首风致深婉的怀乡词。上片写空间之广大,以表现乡愁之深广,下片以眼前物色的变化来表现词人的迟暮和滞留之感。全词由天而地,由远而近,缘景入情 ,把游子的情怀表现得深婉动人,缠绵悱恻,情真意切。
开篇“楼上”句,言晴空寥廓,四面下垂,是对环境、气氛的渲染。一个“垂”字能在人们心头唤起一种自高而下的辐射状的空间之感来 。“楼前”句以接天的芳草借指通向故乡的道路,富于形象美,含蓄蕴藉地表达出黯然别恨和悠悠乡思 。“劝君”句是自言自语的独白。此句一反“远望可以当归”之意。言作者正是由于怕触动这无法排遣的乡心,才不敢凭高眺远 。这是翻进一层的手法,却吞去后半不予点破,可谓深沉委婉。
下片三句写阑珊春事引起的乡思 。一 、二句对起,写新笋已长成绿竹,春花却落为燕泥。此二句以花木消长,时序推移,这对比鲜明的景物触发词人的羁怀旅思 、暮感悲心。“忍听”句语出李中“忍听黄昏杜宇啼(《 钟陵禁烟寄从弟》),而运典自然,一如己出 。“林表”,即林梢 。杜鹃啼声哀苦,如唤“不如归去 ”,故亦称催归鸟。词人的一片归心,于结句点出,然亦点到即止 ,不作过分渲染,而寄兴深微,自成妙诣。
此词的结构颇具匠心 :上下片均为前两句写景,后一句缘景入情 ;上片写远景,极尽空间寥廓之感,下片写近景 ,发抒时光流逝之慨。这样的布局谋篇,把作者的乡愁表现得荡气回肠,淋漓尽致。

  •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有赋待》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 《听弹琴》

    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苦寒行》

    雨雪雨雪,凄风如刀,我行中野,而无缊袍。我寒我饥,谁复我知。四无人声,但闻熊罴。罴欲攫我,罴复夺我。我身茕茕,进退不可。进固难矣,退亦何止。还望旧乡,远隔江海。江波汤汤,海波洋洋。我思我乡,死也可忘。

  • 《归自真州道中用前韵简诸故人》

    閒愁生旅怀,薄酒安能陶。篮舆赴归期,历历山路高。风雨道旁憩,倏然思故交。官闲相聚首,怀我登顿劳。辩论杂嘲谑,诗词兼雅骚。人生几何时,容易生二毛。方今天子圣,登用皆夔臯。愿君各努力,去矣道群豪。我生苦畏事,屏处如逋逃。纵复技痒存,敢念麻姑搔。

  • 《忆越州》

    平湖八百里多奇,君曾纵赏无余遗。不知风月谁为主,夷犹未必如当时。

  • 《田家 其十》

    拂晓呼儿去采樵,祝妻早办午炊烧。日斜枵腹归家看,尚有生枝炙未焦。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