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
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
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
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
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歷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赋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復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祕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勅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者流,时论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璠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今编诗四卷。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太阳高挂天空,火云如山岳。草木焦枯卷曲,江河湖泽干涸。轻纨袍觉得沉重,树木稀疏阴影薄。软褥子无法亲近,丝缕细线多次洗净。思绪飞出宇宙之外,独自在广阔空旷之中。长风吹来万里,江海水波清澈干净。才意识到身体的不适,才知道心灵未曾察觉。突然进入甘露之门,恍若清凉欢乐。
诗的意境和赏析:
这首诗以炎热的夏季为背景,描绘了酷热天气下大地的景象。通过描述火云浓烈、草木焦枯、水源竭尽的景象,表达了极端的天气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人们在炎热天气中所面临的困扰和不适。
诗中使用了一系列描写炎热景象的词语,如“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传达了强烈的热感和干旱之势。同时,诗人通过添加自己身处的情境,如“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进一步强调了炎热带来的困扰和不适。
然而,在描述严酷的炎热景象之后,诗人情绪突然转变,将思绪带出宇宙之外,感受到广袤无垠的空旷,以及长风吹来的清凉感觉。这种视角的转移和突破,带给读者一种解脱和放松的感觉。
最后,诗人突然进入了“甘露门”,感受到清凉和欢乐。甘露象征着凉爽的水源,也可以理解为心灵上的解脱和滋润。通过这一转折,诗人似乎在告诫人们,尽管身处苦热之中,但只要心境开放,仍然能够体验到清凉和快乐。
整首诗以炎热天气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在极端天气中所经历的痛苦和困扰,以及通过心境的转换和超脱,依然可以感受到内心的喜悦和解脱。
天与之愚竟不移,经年兀兀槿花篱。拙於生事可无粥,工乃穷人赖有诗。只恁麽休身是客,知何以故鬓成丝。寒欺雪屋青灯夜,六十犹痴始是痴。
来时还似去时天,欲道来时已惘然。只有松江桥下水,无情长送去来船。
凿彼碧岩下,恰应深二尺。泥易带云根,烧难碍石脉。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九里共杉林,相望在山侧。
颜阖古有道,躬耕自衣食。区区鲁小邦,不足隐明德。轺轩来我门,聘币继金璧。山门应使者,耕稼不谋国。但疑误将命,非敢惮行役。使者反锡命,户庭空履迹。薄俗徇世荣,截趾履之适。所重易所轻,隋珠弹飞翼。伊人畏照影,独往就阴息。鼎俎荐忠贤,谁能死燔炙。念彼藏衣冠,安知
树势分孤垒,江流复旧痕。断桥斜取路,小径曲通村。山叠云霞际,林垂橘柚繁。个中有佳句,欲就已忘言。
嵩溪修竹下,一榻坐幽深。时异交游少,年衰百病侵。生涯成鸟啄,村景付猿吟。惟有相从梦,时时到梵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