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暖帏。
玉暖肌。
娇卧嗔人来睡迟。
印残双黛眉。
虫声低。
漏声稀。
惊枕初醒灯暗时。
梦人归未归。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早岁随父宦游,尝从徐俯学诗。徽宗政和间以上舍释褐。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爲陈留县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应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李纲辟,旋与纲同日遭贬。金兵陷汴,避难吴越间。高宗建炎中起爲将作监,抚谕使,随高宗避兵明州,因事得罪,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右朝奉郎致仕。十二年,胡铨上书乞斩秦桧,贬新州编管,元干在福州作《贺新郎》词壮其行。二十一年,坐作词事追赴临安大理寺,削籍除名。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元干爲宋代着名爱国词人,词风豪壮,其子靖裒刻爲《芦川居士词》二卷传世。又有《芦川归来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已残。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增辑爲《芦川归来集》十卷。事见今人曹济平《张元干年谱简编》、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张元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芦川归来集》爲底本,校以清抄残本(存六卷,其卷六、七爲诗,简称残本,藏北京图书馆),酌校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简称排印本)。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长相思令》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元干。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香暖帏,玉暖肌,娇卧嗔人来睡迟。
印残双黛眉,虫声低,漏声稀。
惊枕初醒灯暗时,梦人归未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思念深切的人在夜晚的寂静中的情景。诗人描述了床帏散发出的香气和床上人的温暖肌肤。他的爱人娇嗔地卧在床上,等待着他的到来,睡得很晚。她的双眉上还印着未干的墨痕,虫声低微,漏声稀疏。当他惊醒时,房间里的灯光已经昏暗,他不知道他梦中的爱人是否已经归来。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相思之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表达了思念之情的浓烈和深切。香暖帏、玉暖肌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温暖的氛围。诗中的嗔人来睡迟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期待和思念,增加了一丝情感的动态。诗人通过描写墨痕的印残和虫声低微、漏声稀疏的静谧场景,强调了他的孤寂和等待。最后,诗人在梦醒时的迷茫中,表达了他对爱人回归的渴望和不确定。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情厚意的思念之情,使读者能够共鸣和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共鸣。这种细腻的描写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是宋代诗词的典型特点,也是这首诗词的魅力所在。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雨雪雨雪,凄风如刀,我行中野,而无缊袍。我寒我饥,谁复我知。四无人声,但闻熊罴。罴欲攫我,罴复夺我。我身茕茕,进退不可。进固难矣,退亦何止。还望旧乡,远隔江海。江波汤汤,海波洋洋。我思我乡,死也可忘。
閒愁生旅怀,薄酒安能陶。篮舆赴归期,历历山路高。风雨道旁憩,倏然思故交。官闲相聚首,怀我登顿劳。辩论杂嘲谑,诗词兼雅骚。人生几何时,容易生二毛。方今天子圣,登用皆夔臯。愿君各努力,去矣道群豪。我生苦畏事,屏处如逋逃。纵复技痒存,敢念麻姑搔。
平湖八百里多奇,君曾纵赏无余遗。不知风月谁为主,夷犹未必如当时。
拂晓呼儿去采樵,祝妻早办午炊烧。日斜枵腹归家看,尚有生枝炙未焦。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