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摸鱼子 赋玉簪,用明初韵》

笑人间衮*何物,此花良贵天与。
倚阑瘦立亭亭玉,刻画一生清苦。
人有语。
道不出蓝田,岂是真才具。
山人告汝。
正蓬鬓萧疏,不胜冠冕,真者亦投去。
洹溪水,洗尽眼中尘土。
天葩静看齐吐。
冰壶凉月天如水,尘柄肯论夷甫。
翁醉舞。
任蕞尔寰区,共讶山中许。
搔风沐雨。
且受用清香,古今多少,富贵草头露。

作品评述

《摸鱼子 赋玉簪,用明初韵》是元代许有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笑人间衮*何物,
此花良贵天与。
倚阑瘦立亭亭玉,
刻画一生清苦。
人有语。
道不出蓝田,
岂是真才具。
山人告汝。
正蓬鬓萧疏,
不胜冠冕,
真者亦投去。
洹溪水,
洗尽眼中尘土。
天葩静看齐吐。
冰壶凉月天如水,
尘柄肯论夷甫。
翁醉舞。
任蕞尔寰区,
共讶山中许。
搔风沐雨。
且受用清香,
古今多少,
富贵草头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冷峻自持的山野隐士的形象,表达了隐逸者对世俗荣华富贵的嘲讽和追求清贫自在的态度。

诗词的开头以戏谑的口吻问笑人间的富贵之物是什么,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荣华的不屑一顾。接着以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一朵珍贵的花,与天地共生,独立高洁。倚在栏杆上,身材苗条,如同玉簪一般,形象优美而清秀,同时也刻画了诗人一生的清贫与苦难。

诗中出现了"人有语",表明隐士虽然生活清苦,却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他表示无法言表自己内心的真才实学,因为这不是通过言辞可以表达的。山中的智者告诉你,即使是拥有荣华富贵的人也最终会抛弃这些外在的物质享受,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由。

洹溪水洗净了眼中的尘土,使得诗人能够清静地观察世间的一切。他静静地看着身边的天葩花,感受着它们散发出的清香。冰壶中的冷月照亮了天空,宛如水一般清澈。而尘柄则不值一提,不会被拿来与夷甫相提并论,夷甫是指古代伟大的文学家。

最后几句描述了隐士沐浴在风雨中,尽情享受着自然的恩赐。他任由自己在广阔的世界中自由游荡,与山中的许多景物产生交流和共鸣。他搔着风,沐着雨,尽享自然之美。诗词以一种戏谑幽默的语调表达了隐士对世俗的不屑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赋予了诗作一种深刻的意境和内涵。

这首诗词通过隐喻和比喻的手法,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物质富贵的嘲讽和抒发了对清贫自在、追求内心真实和自由的追求。诗词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世俗的富贵与山野隐士的清贫对立起来,体现了作者对于世俗荣华的不屑和对内心自在的追求。整首诗词以幽默戏谑的语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隐喻的手法,展示了隐士的生活态度和追求,给人以思考和启发。

  • 《绵蛮》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绵蛮黄鸟,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 《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吉圭休成,其日南至。天子有诏,冠尔皇嗣。为国之本,隆邦之记。拜而受之,式共敬止。

  • 《偈颂二十五首》

    瞿昙腊月八,夜半走出山。贼路羊肠曲,偷心虎背斑。

  • 《题谢公东山障子》

    贤愚共在浮生内,贵贱同趋群动间。多见忙时已衰病,少闻健日肯休闲。鹰饥受绁从难退,鹤老乘轩亦不还。唯有风流谢安石,拂衣携妓入东山。

  • 《送韩文饶寺丞宰萧山》

    吴会未探穴,广陵先看潮。横江百马怒,卷海万鼙嚣。舟楫凌湍发,鱼龙接浪跳。薄言增勇气,少当举山瓢。

  • 《苦雨》

    关辅连岁旱,耕地千里赤。官家放租税,犹有道边瘠。群国乞膏雨,童巫叫蜥蜴。神听久寂寞,民意转凄恻。天公忽瞑目,一怒乖龙殛。雨师偃其旁,惊起振厥职。不复计多寡,倾泻信朝夕。入地知几犁,地上但盈尺。渹如三峡注,那辨四檐滴。落势曾未停,庐井反忧溺。始知天公难,不易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