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鹃啼桑颠,丑妇泪如洗。
手中捻银丝,阶头博红米。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陌上二首》是宋代著名诗人董嗣杲的作品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恋人之间的离别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惆怅。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恨鹃啼桑颠,
丑妇泪如洗。
手中捻银丝,
阶头博红米。
这首诗意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形象的描绘。诗中的"恨鹃啼桑颠"表达了作者对鹃鸟的愤恨,暗示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而"丑妇泪如洗"则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伤心欲绝的女子,她的眼泪如洗一般,表达了她内心的悲伤。"手中捻银丝"这句描述了女子在离别时拿起银丝,这可能是代表她正在思念心爱的人,寄托了她对爱情的期待和留恋之情。"阶头博红米"则描绘了女子站在阶梯前,博取红米,或许是为了表示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努力。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与相思的苦闷之情,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追求和痴迷。这首诗给人以深刻而凄美的感觉,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对爱情的思念之情。
炎歊暂卧北窗凉,更觉甘如饭稻粱。宰我粪墙讥敢避,孝先经笥谑兼忘。忧虞心谢知更雁,安稳身如挂角羊。要识熙熙不争竞,华胥别是一仙乡。
真个先生爱睡。睡里百般滋味。转面又翻身,随意十方游戏。游戏。游戏。到了元无一事。
散步持书卷,闲眠枕药囊。驯獐随几杖,痴蝶入衣裳。病起年光速,身闲日景长。为怜红树好,久立向西厢。
贺子胸中自有山,结庵山底更云间。遣才只道今无许,此士如何尚着闲。未应万言直杯水,向来九虎守天关。莫嫌久不还诗债,诗债从来隔岁还。
千载蛮风尚有存,此来闻见不堪论。猪膏泽发湘南妇,牛勃涂门岭右村。行客下床调瘴药,吏人抱翁灌蔬园。岂无佳丽堪娱目,别有凄凉只断魂。
吾家职分是云山,不见云山不解颜。游兴亦难拘日阻,梦魂都不到人间。烟岚欲极无涯乐,轩冕何尝有暂闲。洛社交朋屡相约,几时曾得略跻攀。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