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池羁客吟穷秋,吟成写出还包羞。
王家兄弟领此幽,识迈子瞻与子由。
欲织寒江无机收,两眼远睨边烽楼。
前时水颓岸不修,今日云族蒙荒洲。
洲上秃树叶不留,丹缬都渍泥涂浮。
烧薪晚煮云子柔,方才落斧鸣潮头。
欲填饥腹消客愁,饱时熟睡迷庄周。
蝴蝶梦破嗟年流,不解俯首寻茶瓯。
飞鸿整阵声何遒,忆君金玉孰可侔。
自期雪夜访君游,乘兴肯逊山阴舟。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录秋日藁因写客况寄王倅昆仲仲亦曾任衡倅》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富庶的城市中有一位寄居在外的游子,他在贫困的秋天吟咏着,吟咏的内容揭示了他内心的羞愧之情。这位游子寄给了王倅昆仲兄弟,他们在这个幽静的地方掌管着衡州,彼此相知,彼此了解。然而,他们也面临着困境。游子渴望编织冬天的温暖,但却无法收获所需的材料;他的双眼远眺边境的烽火楼,关注着前些时日被水冲垮的岸堤,如今又被荒草覆盖。如今,云家的族人在荒凉的河洲上流浪,秃树的叶子都被水淹没,丹缬花也沾满了浑浊的泥泞。渔民们晚上烧薪煮饭,云子柔的声音在潮水的冲击下回荡,方才砍伐的木头发出尖锐的声响。游子渴望填饱肚子,以消除身为客人的忧愁;当他吃饱后,他会陷入沉睡,迷失在庄周的梦境中。游子叹息蝴蝶的梦境已破碎,不明白为何低头寻找茶杯。飞鸿整齐地排列着,发出激越的声音,使他回忆起朋友的珍贵,思念着他们的金玉之情。他期待着在雪夜拜访朋友,共同寻欢作乐,愿意放下兴致,乘坐山阴的小舟。
这首诗词表达了游子在秋天的困境和思念之情。他面对贫困和孤独,感叹自己无法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渴望与朋友相聚,分享友情和快乐。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寓意的象征,诗词展示了游子内心的情感和他对友谊的向往。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董嗣杲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游子在贫困环境中的内心体验。他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秋天的草木凋零、洲上的荒凉景象,以及晚上烧薪的声音,增强了诗词的写实感和意境。同时,通过描绘游子的心理状态和对友谊的思念,诗词表达了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洞察。
流马飞粮下蜀都,卧龙曾此写雄图。金刀有义轻三顾,铜爵虽强视一夫。鼎足山河终有汉,雁行兄弟亦忠吴。当年若尽毫端计,魏狗还羞不令无。
亭树萧萧生暮凉。安排清梦到胡床。楚山楚水秋江外,江北江南客恨长。苹渚令,橘汀黄。断魂残梦更斜阳。欲将此日悲秋泪,洒向江天哭楚狂。
暮齿甘衰谢,逢人惜别离。青山前代业,老树此身移。买药将衣尽,寻方见字迟。如何镊残鬓,览镜变成丝。
东城谩祀汉苍梧,南楚空怜屈大夫。何似贤才遍中外,自然朝野足欢娱。
平章景物我何功,犹博宾筵醉颊红。欢甚锐戈思却日,吟馀豪兴欲凌风。急觞泛澧春浮渌,掺鼓喧轰雁堕空。白雪拜嘉仍袖手,汗颜终恐坐雷同。
冷淡生涯合晚开,老天故遣雪频催。相逢唤醒平生梦,不悮山翁特地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