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雨歇》

雨歇长虹淡欲收,疏疏寒霭暮依楼。
西风满院催摇落,已觉梧桐不耐秋。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雨歇》是刘子翚创作于宋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停下来,长虹逐渐淡薄,仿佛即将消散。微薄的寒霭散布在暮色中,稀稀疏疏地依附在楼阁上。西风吹满庭院,促使树叶摇曳飘落,我已经感觉到梧桐树不再耐受秋天的到来。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雨过天晴的景象。雨后的长虹渐渐消弭,色彩变得淡薄,给人以凋散的感觉。暮色降临时,微弱的寒霭漂浮在空气中,抚摸着楼阁,增添了一份幽寂之感。西风吹拂着庭院,树叶随之摇摆飘落,暗示着秋天的到来。而梧桐树则似乎已经感受到秋天的临近,不再承受得住这个季节的变化。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事的无常。雨歇后的长虹,渐渐消散,给人以瞬息即逝的感觉,暗示了世事无常,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诗中的寒霭、楼阁、西风、落叶等意象相互交织,传达出一种凄美的意境。通过描写自然界的景象,作者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思考。

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化的感慨。读者在欣赏诗词时,可以感受到雨过天晴的瞬间变幻,以及自然界中万物生长、凋落的无常之美。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和时光的思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珍爱生命。

  • 《矮斋杂咏二十首·宿溪上》

    梦回斜月挂林端,酒力初消怯夜寒。何处客舟犹未泊,一声柔橹过前滩。

  • 《平原郡斋二首》

    生平浪学不知株,江北江南去荷锄。窗风文字翻叶叶,犹似劝人勤读书。

  • 《武刃丞宅同朴翁咏牵牛》

    青花绿叶上疏篱,别有长条竹尾垂。老觉淡妆差有味,满身秋露立多时。

  • 《西江月》

    学道先明玄牝,修真须用工夫。三般药物不偏枯。也要坚刚一悟。月下擒来玉兔,海中捉出金鸟乌。半时运火入坤炉。炼得神丹坚固。

  •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

    枝上稀疏地上稠,忍看红糁落墙头。风流别乘多才思,归趁西园秉烛游。

  • 《杂曲歌辞·凤归云》

    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树上宿寒枝。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