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

王度无畦畛,包荒用冯河。
秦收郑渠成,晋得楚材多。
用人当其物,不但轴与薖。
六通而四闢,玉烛四时和。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作品评述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王度无畦畛,包荒用冯河。
秦收郑渠成,晋得楚材多。
用人当其物,不但轴与薖。
六通而四闢,玉烛四时和。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不同朝代的人才和管理之道,表达了作者对治理国家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提到了王度、包荒、秦收、郑渠、晋得、楚材等人物和地名,以及六通、四闢、玉烛等象征性的词语,这些都是在表达对社会治理和人才选拔的观察和思考。

赏析:
1. 诗词以对比的方式,通过列举不同朝代的人物和地名,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才选拔和国家治理的反思。这反映了黄庭坚对于政治和社会现象的关注。

2. 诗中提到的王度、包荒、秦收、郑渠、晋得、楚材等人物和地名,代表了不同朝代的人才和地域,暗含了作者对于历史文化的了解和思考。

3. 诗词中的“用人当其物,不但轴与薖”表达了作者对于用人的观点。作者认为应该根据人才的实际能力和特点来合理安排其工作和职责,而不是仅仅按照一种固定的标准来评判和使用人才。

4. “六通而四闢,玉烛四时和”是诗中的象征性表达,暗示了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状态。六通指六通四达,即六通四海,表示国家疆域的广阔和国力的强盛;四闢指四面扩张,表示国家疆域的边界扩展;玉烛四时和则象征着国家社会的安定和繁荣。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和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治理和人才选拔的思考和期望,以及对于和谐繁荣社会的向往。它展现了黄庭坚作为文人士子的思想境界和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

  • 《次韵棠美甥昼眠》

    炎歊暂卧北窗凉,更觉甘如饭稻粱。宰我粪墙讥敢避,孝先经笥谑兼忘。忧虞心谢知更雁,安稳身如挂角羊。要识熙熙不争竞,华胥别是一仙乡。

  • 《如梦令》

    真个先生爱睡。睡里百般滋味。转面又翻身,随意十方游戏。游戏。游戏。到了元无一事。

  • 《杂兴》

    散步持书卷,闲眠枕药囊。驯獐随几杖,痴蝶入衣裳。病起年光速,身闲日景长。为怜红树好,久立向西厢。

  • 《今乃和以报之》

    贺子胸中自有山,结庵山底更云间。遣才只道今无许,此士如何尚着闲。未应万言直杯水,向来九虎守天关。莫嫌久不还诗债,诗债从来隔岁还。

  • 《客中书事》

    千载蛮风尚有存,此来闻见不堪论。猪膏泽发湘南妇,牛勃涂门岭右村。行客下床调瘴药,吏人抱翁灌蔬园。岂无佳丽堪娱目,别有凄凉只断魂。

  • 《和祖龙图见寄》

    吾家职分是云山,不见云山不解颜。游兴亦难拘日阻,梦魂都不到人间。烟岚欲极无涯乐,轩冕何尝有暂闲。洛社交朋屡相约,几时曾得略跻攀。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