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家乡里敬,将母士夫荣。
得失从人论,行藏独自明。
百年中古眇,一笑万金轻。
廉士吾何敢,新茶可撷英。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郑丈赴建宁五首》是宋代叶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过家乡里敬,
将母士夫荣。
得失从人论,
行藏独自明。
百年中古眇,
一笑万金轻。
廉士吾何敢,
新茶可撷英。
译文:
通过家乡之地恭敬行走,
将母亲和丈夫的荣誉传承。
得失由他人评判,
行为和品德却完全自明。
百年之间人事变幻莫测,
一笑之间千万财富轻如鸿毛。
廉洁的士人我怎敢自傲,
新茶可采摘出英俊之杰。
诗意:
《送郑丈赴建宁五首》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郑丈的送别之情和对品德的思考。诗中讲述了作者对过往家乡之地的敬重,同时也传递了将母亲和丈夫的荣誉带到新的地方的心愿。作者认为一个人的得失应该由他人来评判,而自己的行为和品德应该是明明白白、完全清晰的。在世事变幻无常的百年间,作者认为财富的价值相对微不足道,一笑之间千万财富也可以轻易消逝。因此,作者强调了廉洁正直的重要性,表示自己不敢自傲。最后,作者提到了新茶,暗示新一代的人才应该被挖掘和培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和对品德的思考。通过对家乡之地的敬重和对亲人的荣誉的传承,作者展示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他强调了人的行为和品德应该是自明的,而不是依赖他人的评判。在对得失和财富的思考上,作者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认为财富相对来说并不重要。最后,以新茶的形象,作者暗示了对新一代人才的期望和鼓励。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表达,传递了作者对家庭、品德和人才的思考和关怀,展现出宋代士人的风范与情怀。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雨雪雨雪,凄风如刀,我行中野,而无缊袍。我寒我饥,谁复我知。四无人声,但闻熊罴。罴欲攫我,罴复夺我。我身茕茕,进退不可。进固难矣,退亦何止。还望旧乡,远隔江海。江波汤汤,海波洋洋。我思我乡,死也可忘。
閒愁生旅怀,薄酒安能陶。篮舆赴归期,历历山路高。风雨道旁憩,倏然思故交。官闲相聚首,怀我登顿劳。辩论杂嘲谑,诗词兼雅骚。人生几何时,容易生二毛。方今天子圣,登用皆夔臯。愿君各努力,去矣道群豪。我生苦畏事,屏处如逋逃。纵复技痒存,敢念麻姑搔。
平湖八百里多奇,君曾纵赏无余遗。不知风月谁为主,夷犹未必如当时。
拂晓呼儿去采樵,祝妻早办午炊烧。日斜枵腹归家看,尚有生枝炙未焦。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