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梦游洛中十首》

霜后丹枫照曲堤,酒阑明日下前溪。
石楼夜半云中笑,惊起沙禽过水西。

作者介绍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作品评述

《梦游洛中十首》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梦游洛中十首

霜后丹枫照曲堤,
酒阑明日下前溪。
石楼夜半云中笑,
惊起沙禽过水西。

中文译文:
秋霜过后,丹枫映照着曲折的堤岸,
明日清晨,我将沿着前溪下山。
夜半时分,石楼中的人在云雾中笑语欢声,
惊起了沙禽,它们飞越水面向西方飞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洛阳的一次梦游经历。秋霜过后,洛阳的景色变得更加美丽,红枫在曲折的堤岸上映衬出瑰丽的光彩。明天清晨,作者打算顺着前溪下山,欣赏更多的美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作者来到一座石楼,看到楼中的人们在云雾中欢笑。这突如其来的笑声惊动了水边的沙禽,它们受到惊吓,从水面上飞过,向西方飞去。

赏析:
这首诗以洛阳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然中的生物,展现了作者的梦游经历。诗中的丹枫、曲堤、前溪等景物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秋天的美丽景色。石楼夜半的云雾和欢笑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氛围,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诗的最后两句通过描写惊起的沙禽,表达了作者在梦中惊醒的情景,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唯美的意境。

蔡襄是宋代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诗作以婉约清丽、意境深远而著称。这首《梦游洛中十首》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梦幻境界的追求,展现了他独特的诗境和情感表达能力。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梦游经历的叙述,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引发联想的空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长门春思》

    露重花垂泣,烟深柳暗颦。如何清禁里,有此断肠春。

  • 《早夏示殿卿二首》

    长夏园林黄鸟来,百花春酒复新开。人生把酒听黄鸟,黄鸟一声酒一杯。

  •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 《龚敦颐芥隐诗》

    万古须弥顶,尝于芥子看。怜君作书窟,唤客筑诗坛。默识眼界净,忘忧心地宽。老来同此味,广夏任高寒。

  • 《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

    一径互纡直,茅棘亦已繁。晴阳入荒竹,暧暧和春园。倚杖息惭倦,徘徊恋微暄。历寻婵娟节,剪破苍筤根。地闭修茎孤,林振馀箨翻。适心在所好,非必寻湘沅。

  • 《留别干月亭》

    客中愁送别,临别转伤心。最是情相得,犹教老不禁。离怀空记忆,远信有浮沉。争似长携手,山边水际吟。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