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帘寒、翠痕微断,浮空清影零碎。
碧芽也抱春洲怨,双卷小缄芳字。
还又似。
系罗带相思,几点青钿缀。
吴中旧事。
怅酪乳争奇,鲈鱼谩好,谁与共秋醉。
江湖兴,昨夜西风又起。
年年轻误归计。
如今不怕归无准,却怕故人千里。
何况是。
正落日垂虹,怎赋登临意。
沧浪梦里。
纵一舸重游,孤怀暗老,余恨渺烟水。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王沂孙:汉族,生于会稽,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
经常与周公谨、唐玉潜等人相倡和,著有词集《花外集》。
至元年间,为庆元路学正。
他虽做了元朝的官,心理却很复杂,在他的词中,也仍有许多是写故国之思的。只是这种情绪,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对宋王朝的怀念或民族意识,而是同世事无常、兴亡盛衰不由人意的沧桑感融合在一起,同时又渗透了个人在历史巨变中无可奈何、只能听任摆布的凄凉感。在写作手法上,他比周密、张炎写得更隐晦、含蓄,常常借甲咏乙,借此喻彼,看上去大多只是咏物、写景以及写男女恋情,而在隐隐约约之间,用些特殊的笔法,暗示词中埋藏得很深的真实想法与情感。如《眉妩·新月》中“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齐天乐·萤》中“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天香·龙涎香》中“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等,都是如此。其中《齐天乐·蝉》借蝉咏怀,叹息岁时变迁的无情,自述“清高”、“凄楚”,最为人称道。正由于王沂孙是以深隐的笔法抒发复杂的情感,所以词的结构特别地曲折,语言也特别地精细。
王沂孙生年在周密之后,张炎之前。据其《淡黄柳》词题,沂孙于咸淳十年(1274),与周密别于孤山。次年,周密游会稽,相会一月。景炎元年(1276)冬,周密自剡还会稽,二人又复聚别。景炎三年(1278)在越与李彭老、仇远、张炎等赋《天香》诸调,编为《乐府补题》一卷。至元二十三年(1286),沂孙在杭,与徐天佑、戴表元、周密等十四人宴集于杨氏池堂。二十四年,周密得《保母贴》,王沂孙题诗,在赵孟奚谷丁亥(1287)八月跋之后,鲜于枢戊子(1288)再观之前。夏承焘《周草窗年谱》云:“沂孙殆少于草窗,长于仇远,若生于淳佑、宝佑间,卒年才四十左右耳。”。
王沂孙最工于咏物。他现存64首词,咏物词即占了34首。在宋末词人中,王沂孙的咏物词最多,也最精巧。他的咏物词的特点,一是善于隶事用典,他不是直接描摹物态,而是根据主观的意念巧妙地选取有特定含意的典故与所咏之物有机融合,使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相互生发。这就是清人周济所说的:“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痕,碧山胜场也。”(《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二是擅长用象征和拟人的手法,用象征性的语言将所咏之物拟人化,使之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因而他的词往往被认为有深远的寄托。如著名的《眉妩·新月》: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谩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华影。
词中无法补圆的新月,寄托着词人在宋室倾覆后复国无望的深哀巨痛。而另一首《齐天乐·蝉》所咏的“枯开阅世”而“独抱清高”的蝉,则是遗民身世和心态的写照。
王沂孙词,前人评价甚高,尤其是清中叶以后的常州词派,更是推崇备至。其词艺术技巧确实比较高明,将咏物词的表现艺术推进了一大步,但词境狭窄,词旨隐晦,也是一大缺陷。至于情调低沉,情思缺乏深度和力度,则是与他同期同派词人的通病。
《摸鱼儿(莼)》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沂孙。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帘寒、翠痕微断,
浮空清影零碎。
碧芽也抱春洲怨,
双卷小缄芳字。
还又似。
系罗带相思,
几点青钿缀。
吴中旧事。
怅酪乳争奇,
鲈鱼谩好,
谁与共秋醉。
江湖兴,
昨夜西风又起。
年年轻误归计。
如今不怕归无准,
却怕故人千里。
何况是。
正落日垂虹,
怎赋登临意。
沧浪梦里。
纵一舸重游,
孤怀暗老,
余恨渺烟水。
诗意和赏析:
《摸鱼儿(莼)》是一首富有离愁别绪的诗词,通过描绘一系列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篇写道,玉帘上的寒意,翠色的痕迹微弱,浮云飘散,清晰的影子断续不续。这些形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离别的痛苦。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抱春洲怨”和“双卷小缄芳字”的意象。抱春洲是吴地的地名,表示诗人对故乡的思恋和怀念之情。双卷小缄芳字则暗示了诗人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写成了一封书信,以表达自己的心意。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故人的思念。诗中提到了吴中旧事,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诗人感慨于世事的变迁,对于过去的轻率和误判心生懊悔。
最后几句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归乡的期盼,但更加害怕故人相隔千里。诗中提到的“正落日垂虹”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诗人感叹人生难以如愿登临高处。沧浪梦指的是江南水乡的美景,诗人希望能够再次乘船重游,但内心的孤独和懊悔却越发深重。
整首诗以离愁别绪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凄美而动人的感觉。
南荣卮酒罢,君返道东居。坐作三朝别,杳疑千里余。闲门嗟雀纲,深泞怯柴车。向晚开帘喜,同云稍觉疏。
一第全家待,君今衣锦归。折来新月挂,忘却故山薇。禄近鸂呈瑞,官清马不肥。海门西去路,归鸟故飞飞。
承颜看彩服,不觉别丹墀。味道能忘病,过庭更学诗。缭垣多画戟,远岫入书帷。竹静携琴处,林香让果时。声同叨眷早,交澹在年衰。更枉兼金赠,难为继组词。
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鴈门寒。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念君今不见。谁为抱腰看。
歌词南北混乡音,犹忆仙台万烛吟。俗侈观优无不笑,令严罚饮必须深。未阑晓阙落梅曲,已动春郊芳草心。四十年前政如许,白头凄怆忽斯今。
登陟最高顶,四围山尽低。星辰可手掬,杉桧与天齐。只觉风生腋,恍如云作梯。何当谢尘事,来此共幽栖。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