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泥沾粉,鱼浪吹香,芳堤十里晴。
静惹游丝,花边袅袅扶春。
多情最怜飘泊,记章台、曾绾青青。
堪爱处,是扑帘娇软,随马轻盈。
长是河桥三月,做一番晴雪,恼乱诗魂。
带雨沾衣,罗襟点点离痕。
休缀潘郎鬓影,怕绿窗、年少人惊。
卷春去,翦东风、千缕碎云。
周密(一二三二~一二九八),字公谨,号草窗、苹洲、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四水潜夫等,祖籍济南(今属山东),南渡后居湖州(今属浙江)。以荫监建康府都钱库。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入浙西安抚司幕(《癸辛杂识》后集),因剔除毗陵民田浮额忤时宰,遂以母病归。度宗咸淳初爲两浙运司掾属(《清容居士集》卷三三《师友渊源录》)。十年(一二七四),监丰储仓(《癸辛杂识》前集、续集卷上)。端宗景炎间知义乌县(清嘉庆《义乌县志》卷八)。宋亡家破,居杭州。元大德二年卒,年六十七。生平撰述甚多,有《草窗韵语》一至六稿,卷首有咸淳七年陈存序,系宋亡前作品;另有《苹洲渔笛谱》、《草窗词》、《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浩然斋雅谈》、《云烟过眼录》、《志雅堂杂钞》、《绝妙好词》等传世。事见《珊瑚木难》卷五《弁阳老人自铭》、近人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周草窗年谱》,《宋史翼》卷三四有传。 周密诗,以民国乌程蒋氏密韵楼景刊宋咸淳本《草窗韵语六藁》爲底本。参校吴县徐氏景印宋本(简称徐本)。另从《武林旧事》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声声慢(柳花咏)》是宋代诗人周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声声慢(柳花咏)
燕泥沾粉,鱼浪吹香,
芳堤十里晴。
静惹游丝,花边袅袅扶春。
多情最怜飘泊,记章台、曾绾青青。
堪爱处,是扑帘娇软,随马轻盈。
长是河桥三月,做一番晴雪,恼乱诗魂。
带雨沾衣,罗襟点点离痕。
休缀潘郎鬓影,怕绿窗、年少人惊。
卷春去,翦东风、千缕碎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柳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柳花的深情和对流年逝去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柳花的美丽。燕泥沾粉,鱼浪吹香,形容了春天的氛围和柳花的芬芳。芳堤十里晴,描绘了景色宜人的河堤,游丝轻轻飘动,花边轻摇迎春。
诗中表达了多情者最为怜惜流离飘泊的命运,作者提到了记章台和曾绾,这是两个历史上的爱情故事,暗示了多情者的命运常常是悲伤和离别。描述了柳花柔软娇嫩的姿态,如同扑动的帘幕,轻盈地随着马车飘荡。
接下来,诗人以河桥三月的景象来比喻柳花的婀娜多姿,形容柳花如同一场晴天下的飘雪,让他的诗魂感到困扰和恼乱。带雨沾衣,罗襟上点点离痕,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留恋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不愿再扎扎实实地缀饰自己的头发,因为怕窗前的青年人惊慌失措。诗末以卷走春天的东风和碎云来结束,意味着流年匆匆,时光荏苒,一切都随风而逝。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柳花的倾慕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多情者命运的思考和对离别的留恋之情。整首诗情感细腻而深沉,给人以美感和感慨。
淳熙纪号过千龄,玉历今开第五春。北极天高乾象正,东郊风暖物华新。漏添化国融和日,律飨熙台鼓舞人。愿挹沧溟供寿酒,无躬无尽奉严宸。
生灭心尽是寂灭,露柱怀胎底时节。寂灭心起是生灭,石女生儿解言说。用时万象不盈余,休处一真无空缺。藤枯树倒笑呵呵,依旧清风与明月。
我如萍不根,有往而无返。天涯与地角,孰能量近远。故乡无巢归,流落岁时晚。辜负平生心,何由见嵇阮。
陈郎笔势并州剪,十幅生绡秋绿远。老蟾欲作骑鲸游,推堕玉盘波底转。谪仙濡袍窥采石,东坡醉客歌赤壁。两翁已矣爱者谁,我欲扁舟擫长笛。
谀人称好。何似归来早。营五亩,如三岛。深杯江海浅,老眼乾坤小。松竹在,肯教老圃秋容老。方外多真趣,池上宜清晓。随里社,游乡校。逢场皆可乐,得句惟供笑。吾有政,考功不校闲官考。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