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疏枝总是梅。
月白霜清,犹未全开。
相逢聊与著诗催。
要趁金波,满泛金杯。
多病惭非作赋才。
醉到花前,探得春回。
明年公已在鸾台。
看取春风,丹诏重来。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一翦梅(叶梦锡席上)》是宋代文人韩元吉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竹里疏枝总是梅。
月白霜清,犹未全开。
相逢聊与著诗催。
要趁金波,满泛金杯。
多病惭非作赋才。
醉到花前,探得春回。
明年公已在鸾台。
看取春风,丹诏重来。
中文译文:
竹林中的稀疏枝条总是梅花。
月色明亮,霜露清冷,梅花还没有完全开放。
我们相遇时,一起写诗促成。
应该趁着金色的波浪,满满地倒满金杯。
由于多病,惭愧不能作出才华横溢的赋诗。
醉倒在花前,感受到春天的回归。
明年你已经在显贵的地方。
期待着春风的到来,红纸的诏书再次传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春天的期待。梅花是冬季中的瑞雪,也是春天的使者,它在寒冷的季节里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诗中的梅花被描绘为竹林中的疏枝,虽然还未完全开放,但月色明亮、霜露清冷,给人一种清寂冷傲的美感。诗人与他人相遇时,通过写诗来催促春天的到来,同时也为这美好的时刻倾倒了金杯,以庆祝与欢乐。
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不足的自责和惋惜之情。他承认自己身体多病,不能像他人那样写出优美的赋诗,对此感到惭愧。然而,在醉倒在花前的时刻,他仍能感受到春天的回归,这种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使他感到欣慰。
最后两句诗提到了明年公已在鸾台,看取春风,丹诏重来。诗人期待着明年的到来,期待着春风再次吹拂,期待着红纸上的诏书再次传来,这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自己前途的期望和对更美好未来的渴望。
这首诗词以梅花为意象,通过描绘梅花的清寂之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自责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宦游吾漫尔,未慕致身早。秋来忆山苦,遥夜梦颠倒。鸣虫待谁听,落叶烦我扫。谁得省劳人,吾生常草草。
老病少睡眠,卧见天窗白。栖鸟亦已鸣,一一翻去翮。我起将何之,且复守书册。收歛万里心,未厌容膝迮。吾家读书法,一字亦当核。勉哉积新功,莫问几时客。
倚锦瑟,击玉壶,吴中狂士游成都。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青丝金络白雪驹,日斜驰遣迎名姝。燕脂褪尽见玉肤,绿鬟半脱娇不梳。吴绫便面对客书,斜行小草密复疏;墨君秀润瘦不枯,风枝雨叶笔笔殊。月浸罗*清夜徂,满身花影醉索扶。东来此欢堕空虚,坐悲新霜点鬓须。
道人急打五更钟,窗外悲风正吼松。归梦不须惊久客,骤寒便欲作初冬。
慧命闻深义,五体如山礼。学海一时乾,心空方及第。
霅水徒清深,照影不照心。白鹤未轻举,众鸟争浮沉。因兹挂帆去,遂作归山吟。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