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晚出伊阙寄河南裴中丞》

退无偃息资,进无当代策。
冉冉时将暮,坐为周南客。
前登阙塞门,永眺伊城陌。
长川黯已空,千里寒气白。
家本渭水西,异日同所适。
秉志师禽尚,微言祖庄易。
一辞林壑间,共系风尘役。
交朋忽先进,天道何纷剧。
岂念嘉遁时,依依偶沮溺。

作者介绍

陶翰,润州人。开元十八年擢进士第,又擢宏词科。以《冰壶赋》得名,官礼部员外郎。诗一卷。

作品评述

晚出伊阙寄河南裴中丞

退无偃息资,进无当代策。
冉冉时将暮,坐为周南客。
前登阙塞门,永眺伊城陌。
长川黯已空,千里寒气白。
家本渭水西,异日同所适。
秉志师禽尚,微言祖庄易。
一辞林壑间,共系风尘役。
交朋忽先进,天道何纷剧。
岂念嘉遁时,依依偶沮溺。

中文译文:
黄昏时分离开伊阙,寄语给在河南的裴中丞。
退而无处休息,进而无当代的谋略。
渐渐地日暮,我坐在周南州作客。
从前曾登上阙塞门,不断地望着伊城的马路。
长江已经变得暗淡空荡,千里之外寒气凛冽。
家乡本在渭水的西边,希望将来能再次相聚。
我秉持着志向,崇尚师于禽兽,戏言祖庄的谦逊容易。
离开了山林野间,一起为风尘做役使。
交朋友时常先行进步,天道为何纷乱剧烈。
难道念及那美好的遁世时光,纷纷沮丧的思绪也能安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陶翰暮年之作,表达了对退隐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诗中作者在离开伊阙之后向河南裴中丞寄去了这首诗,诉说自己在退隐生活中的心境和感受。

诗的开头两句“退无偃息资,进无当代策”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退无偃息资,意味着退隐之后无法得到所需的资源,进无当代策则显示了作者在当代社会中找不到应对之策。这句意味深长,既是对自己失意的反思,也可以理解为对社会和时代的批判。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述了作者的退隐生活。冉冉时将暮,坐为周南客,形容作者年事已高,安身于周南州作客的状态。前登阙塞门,永眺伊城陌,表明作者曾经攀登过高位,却最终选择了归隐之地,静心观望伊城的街道。长川黯已空,千里寒气白,描绘了长江黯淡无光,千里之外的寒气围绕,表达出作者逝去的时光和对退隐生活的寒冷感受。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信仰的留恋。家本渭水西,异日同所适,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希望将来能再次回到家乡的愿望。秉志师禽尚,微言祖庄易,表达了作者崇尚师从禽兽,对祖庄的谦逊容易给予赞赏。一辞林壑间,共系风尘役,意味着作者承受了风尘之劳,背离了山林野间的宁静。

最后两句的意境较为深远,交朋友忽先进,天道何纷剧,表达了在交往朋友的过程中,那些快速进步的人却对于天命和时代难以解释的纷乱感到困惑。岂念嘉遁时,依依偶沮溺,承接了前面的思路,表示面对纷乱的社会和无法回去的退隐时光,作者依然怀念那美好的遁世岁月,同时也难免沮丧失落。

这首诗从作者个人的退隐经历出发,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遁世生活的向往。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交织,表现了陶翰在晚年的思考和追求。整首诗情感含蓄,意境深远,对于后来的文人墨客和读者都有一定的启迪和共鸣。

  • 《鹧鹧天》

    陌上蒙蒙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 《咏马》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 《钱舜举瓜画》

    老钱工作赵昌花,残绿依稀姤五瓜。正叔晦翁凡六说,始知辅嗣大争差。

  • 《送罗正夫主簿之官余干》

    君家人物已数世,後有秘丞前给事。近来复见乡先生,武冈使君五经笥。君才自是一世英,珠玉照乘仍连城。妙年已号万人敌,强仕初登千佛名。番君小屈习凿齿,且与剌头簿书底。即看给札试兰台,飞上木天校文字。

  • 《谢胜老惠胡桃》

    浮海黄池近,还山白雪高。禅如石佛样,学带楚人骚。我欲怀金橘,师能遗木桃。钓鱼船上客,此句可连鳌。

  • 《晚过彦真山亭并呈允升季仪兼属照邻二首》

    寤寐诗名岁月过,日来方喜和羊何。秋风奈我当归去,湘水湘山余恨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