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栏闲倚,瑞雪霁、浣出人间金碧。
下想名园,芳心多少,欲占九州颜色。
洞开路入丹汉,自是神仙真宅。
寒吟外,看歌云舞雪,光阴难得。
谁共怀古意,东海一老,居易头垂白。
自此英雄,功名相继,空有寂寥遗迹。
圣贤电拂休笑,离合许多宾客。
使君乐与人同,且对云门斜日。
黄裳(一○四三~一一二九),字冕仲,号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歷越州签判。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爲校书郎,六年转集贤校理(《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二五、四五八),后知颍昌府。绍圣二年(一○九五)爲太常少卿,权尚书礼部侍郎(《宋会要辑稿》礼三之二五、二○之九)。徽宗崇宁初知青州。五年(一一○六),由知郓州落职提举杭州洞霄宫(同上书职官六八之一二)。政和四年(一一一四),知福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致仕,次年卒,年八十七。謚忠文。有《演山先生文集》六十卷。事见《演山先生文集》附录《黄公神道碑》。黄裳诗,以安乐堂、明善堂递藏清抄本《演山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喜迁莺(表海亭冬日闲宴)》是宋代诗人黄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喜迁莺(表海亭冬日闲宴)》
雕栏闲倚,瑞雪霁、浣出人间金碧。
下想名园,芳心多少,欲占九州颜色。
洞开路入丹汉,自是神仙真宅。
寒吟外,看歌云舞雪,光阴难得。
谁共怀古意,东海一老,居易头垂白。
自此英雄,功名相继,空有寂寥遗迹。
圣贤电拂休笑,离合许多宾客。
使君乐与人同,且对云门斜日。
中文译文:
在雕栏上闲倚,吉祥的雪霁过,洗涤出人间的金碧。
往下想起名园,怀有多少芳心,想要占据九州的美丽色彩。
洞开道路进入丹汉,这里是真正的仙人居所。
在寒冷的吟唱之外,看着歌声和舞蹈飘雪,光阴难得。
有谁一同怀念古意,东海有位老人,住在易居头发已经斑白的地方。
从此以后,英雄们功名相继,只留下了寂寥的遗迹。
圣贤们不要嘲笑这些电光火石,离合之间有许多宾客。
使君欢乐地与人们一同,对着云门斜照的太阳。
诗意和赏析:
《喜迁莺(表海亭冬日闲宴)》描绘了一个冬日闲庭宴会的景象。诗中通过描写雕栏、瑞雪和金碧色彩,展现了宴会场景的美丽和祥和。诗人表达了对名园的渴望和对美丽风景的追求,希望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色彩。
诗中提到的洞开路入丹汉,指的是进入了一个美丽的仙境,象征着诗人进入了一个心灵的净土。在这个仙境中,诗人欣赏着歌声和舞蹈,感叹光阴的短暂与珍贵。
诗中还提到了东海的一位老人,他住在易居头发已经斑白的地方。这位老人象征了怀念古代的文化和智慧,他的存在使得英雄们的功名显得苍白无力,只剩下一些寂寥的遗迹。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宾客们一同欢乐的心情,对着太阳斜照的云门,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词以冬日闲宴为背景,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和表达对美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还融入了对古代文化和智慧的怀念,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的欢乐和共享的渴望。整体氛围清新明快,给人以愉悦和欣赏的感受,展现了宋代文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露重花垂泣,烟深柳暗颦。如何清禁里,有此断肠春。
长夏园林黄鸟来,百花春酒复新开。人生把酒听黄鸟,黄鸟一声酒一杯。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万古须弥顶,尝于芥子看。怜君作书窟,唤客筑诗坛。默识眼界净,忘忧心地宽。老来同此味,广夏任高寒。
一径互纡直,茅棘亦已繁。晴阳入荒竹,暧暧和春园。倚杖息惭倦,徘徊恋微暄。历寻婵娟节,剪破苍筤根。地闭修茎孤,林振馀箨翻。适心在所好,非必寻湘沅。
客中愁送别,临别转伤心。最是情相得,犹教老不禁。离怀空记忆,远信有浮沉。争似长携手,山边水际吟。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