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蕊惊寒减艳痕。
蜂也消魂。
蝶也消魂。
醉归无月傍黄昏。
知是花村。
知是前村。
留得闲枝叶半存。
好似桃根。
不似桃根。
小楼昨夜雨声浑。
春到三分。
秋到三分。
张炎(一二四八~一三二○),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成纪,居临安(今属浙江)。俊裔孙。宋亡不仕,纵游浙东西以终,元仁宗延祐七年卒。平生工长短句,以春水词得名,因称张春水。有《山中白云词》。事见《山中白云词》卷首、冯沅君《张玉田先生年谱》(《双玉丛书》)。
《一翦梅》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炎。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它所带来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闷蕊惊寒减艳痕。
蜂也消魂,蝶也消魂。
醉归无月傍黄昏。
知是花村,知是前村。
留得闲枝叶半存。
好似桃根,不似桃根。
小楼昨夜雨声浑。
春到三分,秋到三分。
诗意和赏析:
《一翦梅》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中使用了豪放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将梅花的美丽与凋谢之感相结合。
首句“闷蕊惊寒减艳痕”,描绘了梅花的花蕊在严寒中逐渐减弱,花色也不再那么鲜艳。接着,“蜂也消魂,蝶也消魂”,以蜜蜂和蝴蝶的形象来表达它们对梅花的迷恋,也暗示了梅花的美丽会让人心魂俱消。
“醉归无月傍黄昏”,描述了一个醉倒的人傍晚时分回家的情景,黄昏的余晖下,仿佛看到了花村和前村的景色。这里的花村和前村可能暗示了诗人的故乡或者寓意着诗人年少时的美好记忆。
“留得闲枝叶半存”,诗人留下了梅花的残存之美,好像桃树的根部,虽然残缺但依然有生机。这句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即使是短暂的美丽也是值得珍惜的。
最后两句“小楼昨夜雨声浑,春到三分,秋到三分”,通过雨声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春天和秋天各占三分,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整首诗以梅花为主题,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京都久客忆归频,准拟江南看早春。多病余生万事已,起惊芳意一番新。东湖水满鱼应乐,南浦波明柳自匀。玉脸芙蕖容易得,要须叮嘱养花人。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春风起东道,握手望京关。柳色从乡至,莺声送客还。嘶骖顾近驿,归路出他山。举目情难尽,羁离失志间。
翠毛丹觜乍教时,终日无寥似忆归。近来偷解人言语,乱向金笼说是非。
清溪一派泻揉蓝。岸草毵毵。记得黄鹂语画檐。唤狂里、醉重三。春风不动垂帘。似三五、初圆素蟾。镇泪眼廉纤。何时歌舞,再和池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