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笛起城角,吹破小梅愁。
东风犹未,谁遣春信到吾州。
闻得东来千骑,鼓舞儿童竹马,和气与空浮。
桃李未阴处,准拟种千头。
今太守,宋人物,晋风流。
政成谈笑,不妨高兴在南楼。
只恐蓬莱仙伯,合侍玉皇香案,难作寇恂留,约住紫泥诏,凭轼且优游。
杨炎正(一一四五~?),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万里族弟。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调宁远簿。五年,诏除架阁,未上即被劾落(《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二七)。嘉定初迁大理司直,三年(一二一○),出知藤州,七年,罢(同上书职官七三之四四、七五之四)。后以事戍琼州,十年,始北归(明正德《琼臺志》卷三二)。有《西樵语业》一卷。事见《诚斋集》卷七六《静庵记》、卷一一四《诗话》。今录诗二十一首。
《水调歌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杨炎正。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一笛起城角,吹破小梅愁。
从城角处传来一曲笛声,哀怨地吹破了我内心对小梅的忧愁。
东风犹未,谁遣春信到吾州。
尽管东风已经吹来,但春天的信息为何尚未到达我的城州呢?
闻得东来千骑,鼓舞儿童竹马,和气与空浮。
听说来自东方的骑士们到来,他们鼓舞了孩童们,让他们玩耍在竹马上,友好与欢乐在空中飘荡。
桃李未阴处,准拟种千头。
桃树和李树还未结出果实,我计划在阴凉的地方种植成千上万的树苗。
今太守,宋人物,晋风流。
现在的太守是个宋代的人,他有着晋代士人的风采。
政成谈笑,不妨高兴在南楼。
政务得以顺利完成,可以放心地在南楼上谈笑高兴。
只恐蓬莱仙伯,合侍玉皇香案,难作寇恂留。
只是担心蓬莱山的仙伯,正在玉皇殿上侍奉香案,难以留下来与我共享欢乐。
约住紫泥诏,凭轼且优游。
暂时约束住紫泥诏书,暂且凭借轻松自在地优游。
这首诗词以描绘春天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笛声吹破了作者对小梅的愁绪,暗示着美好的春天即将到来,但作者却感到迟迟未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诗中也提到了来自东方的骑士们,他们带来了欢乐与友好,使孩童们兴奋起来。作者计划在桃李树还未结出果实的时候种植更多的树苗,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努力。接着,诗中描写了太守的政务顺利,可以在南楼上放松心情,谈笑高兴。最后,作者触及到自己的渺小与尘世的束缚,暗示着对仙境与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抱负和矛盾心态。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风采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现实与理想、束缚与自由的对比,诗词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既是文章可得闻,不应此外尚云云。如何夫子言天道,肯把文章两处分。
勿谓夷邦陋,深行亦或嘉。林空闻落叶,涧浅度枯槎。蓐食能支午,劳歌不致嗟。道边惟驿舍,山后有人家。
昨夜西风烂漫秋,今朝东岸独垂钩。紫袍不识衰衣客,曾对君王十二旒。
万里长江白,半规斜日黄。焦山浑欲到,宛在水中央。
已到平生未到山,朝来白水涨田间。要须乐事成三绝,更倩诗翁露一斑。
禁中前欲唤公归,读轼文章每叹奇。玉节不烦熬雪海,金芝元合产铜池。愈郊各洗饥寒语,甫白曾为汗漫期。上尽青云记回首,某丘某水钓游时。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