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入台门,又见梁、柳丝新绿。
对此景、一年为寿,一番添福。
莫怪凤池颁诏晚,要教淮水恩波足。
听边民、千岁颂声中,重重祝。
堂萱茂,庭芝馥。
歌倚扇,杯持玉。
共劝君一醉,满斟_醁。
今夜东风吹酒醒,明朝万里骑黄鹄。
向九霞、光裹望宸辉,看除目。
杨炎正(一一四五~?),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万里族弟。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调宁远簿。五年,诏除架阁,未上即被劾落(《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二七)。嘉定初迁大理司直,三年(一二一○),出知藤州,七年,罢(同上书职官七三之四四、七五之四)。后以事戍琼州,十年,始北归(明正德《琼臺志》卷三二)。有《西樵语业》一卷。事见《诚斋集》卷七六《静庵记》、卷一一四《诗话》。今录诗二十一首。
《满江红》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杨炎正。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
春天来到宫门,我又看到了梁、柳丝嫩绿。
对于这美景,一年中多么美好,增添了福气。
不要责怪凤池授诏的晚了,要让淮水的恩波足够。
听着百姓的赞颂声中,重复祝福。
堂上的萱草茂盛,庭院里的芝草芳香。
歌唱着依靠着扇子,手持着玉杯。
共劝你一醉,满满斟满美酒。
今晚东风吹醒了酒梦,明天早晨骑黄鹄万里。
望着九霞,闪烁着宫廷的光彩,凝视那除去烦忧的目光。
诗意:
《满江红》描绘了春天来临时宫廷内外的美景和喜庆气氛。诗中作者欣赏到了梁、柳丝嫩绿的景色,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福气的期盼。他呼吁不要责怪凤池(皇帝居住的地方)授诏(颁布政令)晚了,希望淮水(指江淮地区)的恩波(皇帝的恩宠和庇佑)足够。诗中还描绘了宫廷内的繁华景象,以及人们共同举杯畅饮、共庆喜庆的场景。最后,作者以九霞(指天上的彩霞)和宫廷的光彩作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烦忧的排除。
赏析:
《满江红》通过丰富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宋代宫廷春日的喜庆景象和庄重氛围。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描写,如梁、柳丝嫩绿、堂萱茂盛、庭芝馥郁等,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诗中还融入了宫廷内的喜庆场景,如歌唱、举杯共饮,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欢乐的追求。最后,作者以九霞和宫廷光彩作为背景,突出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烦忧的超越。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宫廷的繁华和人们的欢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它展示了宋代宫廷文化的繁荣和丰富多彩的喜庆氛围,同时也传递了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
既是文章可得闻,不应此外尚云云。如何夫子言天道,肯把文章两处分。
勿谓夷邦陋,深行亦或嘉。林空闻落叶,涧浅度枯槎。蓐食能支午,劳歌不致嗟。道边惟驿舍,山后有人家。
昨夜西风烂漫秋,今朝东岸独垂钩。紫袍不识衰衣客,曾对君王十二旒。
万里长江白,半规斜日黄。焦山浑欲到,宛在水中央。
已到平生未到山,朝来白水涨田间。要须乐事成三绝,更倩诗翁露一斑。
禁中前欲唤公归,读轼文章每叹奇。玉节不烦熬雪海,金芝元合产铜池。愈郊各洗饥寒语,甫白曾为汗漫期。上尽青云记回首,某丘某水钓游时。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