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秦楼月》

东风寂。
垂杨舞困春无力。
春无力。
落红不管,杏花狼籍。
断肠芳草萋萋碧。
新来怪底相思极。
相思极。
冷烟池馆,又将寒食。

作者介绍

杨炎正(一一四五~?),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万里族弟。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调宁远簿。五年,诏除架阁,未上即被劾落(《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二七)。嘉定初迁大理司直,三年(一二一○),出知藤州,七年,罢(同上书职官七三之四四、七五之四)。后以事戍琼州,十年,始北归(明正德《琼臺志》卷三二)。有《西樵语业》一卷。事见《诚斋集》卷七六《静庵记》、卷一一四《诗话》。今录诗二十一首。

作品评述

《秦楼月》是宋代杨炎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风寂。垂杨舞困春无力。
春无力。落红不管,杏花狼籍。
断肠芳草萋萋碧。
新来怪底相思极。相思极。
冷烟池馆,又将寒食。

诗意和赏析:
《秦楼月》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凄凉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和对逝去春光的怀念之情。

诗的开头写道“东风寂”,这里的东风可能指的是春风,而“寂”则表明春风的凋敝,没有了往昔的生机和活力。垂下的杨柳舞动,却显得无力和沉闷。

接下来的句子“春无力。落红不管,杏花狼籍。”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凄凉景象。春天原本是万物复苏、繁花盛开的季节,然而此时的春天却无力绽放,红花落地,杏花凋谢,处处一片狼藉。

诗中的“断肠芳草萋萋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痛和忧愁之情。这里的“断肠”意味着心碎,而“萋萋碧”则描绘了草地的青翠和茂盛。相思之苦使得诗人的心如同这茂密的青草一般郁郁葱葱。

接着,“新来怪底相思极。相思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相思之苦的深深愁绪。他感到这相思之苦异常奇特而极度深沉,情感之重难以言表。

最后一句“冷烟池馆,又将寒食。”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寒食节日。冷烟池馆是指寒食时寂寥冷清的园林,这里传递出寒食节日的凄凉氛围,进一步强化了整首诗的忧伤意境。

《秦楼月》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通过描绘春天的凋敝和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相思之苦,展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脆弱短暂的感悟。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人情世态的深沉和对时光流转的无奈,给人一种忧伤而美丽的艺术享受。

  • 《远望》

    山近色未佳,山远看始好。我居巴峡内,所向苦奔峭。清晨望西南,忽尽牂牁徼。时于苍茫外,寸岫出林表。云来翳遥碧,眇眇没飞鸟。方知胜绝处,略已领其要。何必亲跻攀,辛勤事幽讨。平生谢康乐,往来永嘉道。此意当未知,蹑屐空至老。

  • 《淳化乡饮酒三十三章》

    洋洋嘉鱼,儜以芳罟。君子有德,嘉宾式歌且舞。

  • 《大用》

    二三四七恶机关,互逞辞锋斗热瞒。不必山僧一弹指,尽情贬向铁围山。

  • 《句》

    相逢吟未足。

  • 《锦城秋暮海棠》

    锦城海棠妙无比,秋光染出胭脂蕊。日照殷红如血鲜,箭砂妆粒真珠子。玉环着酒睡初觉,脸薄粉香泪如洗。绛纱穿露水晶圆,笑杀荷花守红死。蜀乡海棠根本别,有色有香成二美。春花开残秋复花,簸弄东君权不已。锦袍公子汗血驹,宾客喧哗间朱紫。有酒如池肉如山,银烛千条照罗绮。

  • 《寄曹松(一作洛中作)》

    莫怪苦吟迟,诗成鬓亦丝。鬓丝犹可染,诗病却难医。山暝云横处,星沈月侧时。冥搜不可得,一句至公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