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行歌记昔游。
头颅如许尚何求。
心肝吐尽无余事,口腹安然岂远谋。
才怕暑,又伤秋。
天涯梦断有书不。
大都眼孔新来浅,羡尔微官作计周。
陈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早年尝考古人用兵成败之迹,着《酌古论》,知州周葵礼爲上客。孝宗干道中婺州以解头荐,补太学博士弟子员,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归。淳熙五年(一一七八),更名爲同,六次诣阙上书,极论时事,爲大臣交沮,不果。孝宗即位,復上书论恢復,不报。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授佥书建康府判官,未至官,逾年卒,年五十二。有《龙川集》,今传本已非完帙。事见《水心集》卷二四《陈同甫墓志铭》,《宋史》卷四三六有传。今录诗十四首。
《鹧鸪天(怀王道甫)》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亮。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落魄行歌记昔游。
头颅如许尚何求。
心肝吐尽无余事,
口腹安然岂远谋。
才怕暑,又伤秋。
天涯梦断有书不。
大都眼孔新来浅,
羡尔微官作计周。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陈亮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思考。诗人自称“落魄”,意指他的身世或境况较为贫困和失意。他回忆起过去的游历,感慨自己现在的生活无法与之相比。诗人感到自己的追求和欲望已经非常平淡,他的心思已经全部付诸于生计和生活的琐碎之中。他认为自己已经没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过日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炎热的夏季和凋零的秋天的厌倦和伤感。他感叹自己的天涯之梦已经破灭,即使有书本可以读,也无法满足自己的心灵需求。最后,诗人觉得自己在大都市中的生活浅薄,羡慕那些能够从事微不足道的官职却能过上安稳生活的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短而凄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通过对自己的描写和对过去游历的回忆,他展示了自己的落魄和失意,对于现实生活的困境感到无奈和无法改变。诗人通过对季节的描绘,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与外在环境相结合,增强了对自身处境的表达。最后,诗人对微不足道的官职持有羡慕之情,这种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安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时代社会的一种反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生活的思考。它揭示了一个个体在社会中的边缘化和无奈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普通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挣扎和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女墙百雉乱红酣,遗爱真同召伯甘。记得花阴文讌屡,十年春梦寺门南。
夏葛冬裘事已殊,茂陵礼乐议何迂。去周未远真淳在,莫把公孙例汉儒。
出仕虽无补,归耕宁买田。聊将报明主,庶不愧前贤。
举目江河异,伤心汉阙低。未闻胡折北,谁复将征西。志苦甘尝胆,身先愿执鼙。时惟王事急,六月尚栖栖。
玉箫惊报同云重。仍怪金瓶冻。清明将近雪花翻。不道海棠消瘦、柳丝寒。王孙沈醉狨毡幕。谁怕罗衣薄。烛灯香雾两厌厌。仿佛有人愁损、上眉尖。
漾漾悠悠几派分,中浮短艇与鸥群。天街带雨淹芳草,玉洞漂花下白云。静称一竿持处见,急宜孤馆觉来闻。隋家柳畔偏堪恨,东入长淮日又曛。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