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清平乐(感怀)》

江沙带湿。
莎露和烟泣。
落日欲低红未入。
悄悄暮峰凝立。
疏林秀色荒寒。
频频驻骑回看。
应是梧桐影下,秋风蹙碎眉山。

作者介绍

王质,字华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号文中子。通生福祚,终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进士第,制策登科,位终宝鼎令。勉生怡,终渝州司户。怡生潜,扬州天长丞。质则潜之第五子。少负志操,以家世官卑,思立名于世,以大其门。寓居寿春,躬耕以养母,专以讲学为事,门人受业者大集其门。年甫强仕,不求闻达,亲友规之曰:“以华卿之才,取名位如俯拾地芥耳,安自苦于亹茸者乎?扬名显亲,非耕稼可致也。”质乃白于母,请赴乡举。

王质的生平

  元和六年,登进士甲科。释褐岭南管记,历佐淮蔡、许昌、梓潼、兴元四府,累奏兼监察御史。入朝为殿中,迁侍御史、户部员外郎。为旧府延荐、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充兴元节度副使。入为户部郎中,迁谏议大夫。

  太和中,王守澄构陷宰相宋申锡。文宗怒,欲加极法。质与常侍崔玄亮雨泣切谏,请付外推,申锡方从轻典。质为中人侧目,执政出为虢州刺史。质射策时,深为李吉甫所器;及德裕为相,甚礼之,事必咨决。寻召为给事中、河南尹。八

  年,为宣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宣歙团练观察使。在政三年。开成元年十二月,无疾暴卒,时年六十八,赠左散骑常侍,谥曰定。

  质清廉方雅,为政有声。虽权臣待之厚,而行己有素,不涉朋比之议。在宣城辟崔珦、刘濩、裴夷直、赵丱为从事,皆一代名流。视其所与,人士重之。

作品评述

《清平乐(感怀)》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质。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沙带湿,莎露和烟泣。落日欲低红未入。悄悄暮峰凝立。疏林秀色荒寒。频频驻骑回看。应是梧桐影下,秋风蹙碎眉山。

中文译文:
江沙带湿,莎草上的露珠和烟气相融。夕阳欲降,红光还未沉入地平线。静静地,夜幕笼罩着山峰。稀疏的树林美丽而荒凉。我频频驻足回望,也许是在梧桐树的影子下,秋风折磨着眉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婉约清丽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诗人用简洁的词语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幻和人情的感怀。

诗的开头,江沙带湿,莎草上的露珠和烟气交融,给人一种清新而湿润的感觉。接着,夕阳即将落下,但红光还未完全消退,暮色开始笼罩山峰,给人一种寂静而凝重的气氛。

诗中描绘的树林稀疏而秀丽,但此时却显得荒凉,给人一种凄凉和孤寂的感受。诗人频频驻足回望,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怀。最后两句,描绘了秋风吹拂下的梧桐树影,犹如秋风折磨着眉山,给人一种苦涩和忧伤的意境。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的景象,以自然景物为依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怀和思绪。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诗人传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准的语言,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王质独特的艺术才华。同时,通过诗人细腻的感受和对自然景物的巧妙描绘,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秋日黄昏的美丽景色,也可以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引发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 《长门春思》

    露重花垂泣,烟深柳暗颦。如何清禁里,有此断肠春。

  • 《早夏示殿卿二首》

    长夏园林黄鸟来,百花春酒复新开。人生把酒听黄鸟,黄鸟一声酒一杯。

  •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 《龚敦颐芥隐诗》

    万古须弥顶,尝于芥子看。怜君作书窟,唤客筑诗坛。默识眼界净,忘忧心地宽。老来同此味,广夏任高寒。

  • 《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

    一径互纡直,茅棘亦已繁。晴阳入荒竹,暧暧和春园。倚杖息惭倦,徘徊恋微暄。历寻婵娟节,剪破苍筤根。地闭修茎孤,林振馀箨翻。适心在所好,非必寻湘沅。

  • 《留别干月亭》

    客中愁送别,临别转伤心。最是情相得,犹教老不禁。离怀空记忆,远信有浮沉。争似长携手,山边水际吟。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