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阁和烟飞絮,粉墙映日吹红。
花花柳柳成阴处,休恨五更风。
絮点铺排绿水,红香收拾黄蜂。
留春尽道能留得,长在酒杯中。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乌夜啼(送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石。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绣阁和烟飞絮,
粉墙映日吹红。
花花柳柳成阴处,
休恨五更风。
絮点铺排绿水,
红香收拾黄蜂。
留春尽道能留得,
长在酒杯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情感。诗人描述了绣阁中飞舞的烟雾和柳絮,粉墙反射着日光,使整个景色呈现出红色的氛围。花花绿绿的花草和垂柳投下了浓密的阴影,但诗人告诫人们不要怨恨五更时分的寒风。在景色中,诗人描述了细小的细节,如絮点漂浮在绿色的水面上,红色的花香吸引了黄蜂。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认为春天的美好可以永远留存在酒杯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描写方式,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将景色的细节描绘得十分细腻。绣阁和烟飞絮、粉墙映日吹红等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明亮和活力。诗人还通过花花柳柳成阴处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繁茂和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细小的景象,如絮点铺排在绿色的水面上,红香吸引黄蜂等,使整个诗意更加丰富和生动。最后,诗人通过留春尽道能留得,长在酒杯中的表达,表明了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和留恋之情。整首诗词以细腻、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之情,给人以愉悦和温馨的感受。
流马飞粮下蜀都,卧龙曾此写雄图。金刀有义轻三顾,铜爵虽强视一夫。鼎足山河终有汉,雁行兄弟亦忠吴。当年若尽毫端计,魏狗还羞不令无。
亭树萧萧生暮凉。安排清梦到胡床。楚山楚水秋江外,江北江南客恨长。苹渚令,橘汀黄。断魂残梦更斜阳。欲将此日悲秋泪,洒向江天哭楚狂。
暮齿甘衰谢,逢人惜别离。青山前代业,老树此身移。买药将衣尽,寻方见字迟。如何镊残鬓,览镜变成丝。
东城谩祀汉苍梧,南楚空怜屈大夫。何似贤才遍中外,自然朝野足欢娱。
平章景物我何功,犹博宾筵醉颊红。欢甚锐戈思却日,吟馀豪兴欲凌风。急觞泛澧春浮渌,掺鼓喧轰雁堕空。白雪拜嘉仍袖手,汗颜终恐坐雷同。
冷淡生涯合晚开,老天故遣雪频催。相逢唤醒平生梦,不悮山翁特地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