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人何处双瞳碧。
欲去江城北。
过江风顺莫迟留,快雁序、飞联翼。
西湖花柳传消息。
知是东君客。
家书须办写泥金,报科名、题淡墨。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是宋代王之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照人何处双瞳碧。
欲去江城北。
过江风顺莫迟留,快雁序、飞联翼。
西湖花柳传消息。
知是东君客。
家书须办写泥金,报科名、题淡墨。
诗意:
这首诗词是王之道为送别蘧、著、迈三位考生参加庚辰年的省试所写。诗中表达了对他们的祝福和嘱咐。
赏析:
首句“照人何处双瞳碧”,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人们明亮的双眼。接着,诗人表达了送别者的心愿:“欲去江城北。”他希望他们能够顺利前往北方的江城。
接下来的两句“过江风顺莫迟留,快雁序、飞联翼。”是对他们的嘱咐和鼓励,希望他们能够顺利渡过江河,不要耽搁时间,像快速飞翔的雁群一样。
接着,诗人提到了西湖的花柳,传递着消息,暗示着这些消息可能会传到远方,让他们知道他们在外的消息。
最后两句“知是东君客,家书须办写泥金,报科名、题淡墨。”表达了诗人对考生们的期待和鼓励。他们是东君的客人,诗人希望他们能够按时写家书回报,将考试的结果写在泥金上,用淡墨题写。这既是对他们家庭的期望,也是对他们取得好成绩的期盼。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祝福,表达了诗人对三位考生的美好祝愿和期待。同时,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
野烟居舍在,曾约此重过。久雨初招客,新田未种禾。夜虫鸣井浪,春鸟宿庭柯。莫为儿孙役,馀生能几何。
金圈栗蓬,炉鞴鎔鎔。吞得透得,钝铁顽铜,百丈徒夸三日聋。
侍帝金华讲,千龄道固稀。位将贤士设,书共学徒归。首命深燕隗,通经浅汉韦。列筵荣赐食,送客愧儒衣。贺燕窥檐下,迁莺入殿飞。欲知朝野庆,文教日光辉。
书信来天外,琼瑶满匣中。衣冠南渡远,旌节北门雄。鹤唳华亭月,马嘶榆塞风。山川几千里,惟有两心同。
常杂鲍帖。
□□□□□□□,菰米蘋花似故乡。不是不归归未得,好风明月一思量。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