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花枝余几许,卷帘细雨随人。
风光犹恋苦吟身。
海棠浑怯冷,为我强留春。
细听惜花歌白雪,不知盏面生尘。
吹开吹谢漫惊频。
少陵真有味,爱酒觅南邻。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临江仙(次韵叶少蕴惜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弥逊。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试问花枝余几许,
卷帘细雨随人。
风光犹恋苦吟身。
海棠浑怯冷,
为我强留春。
细听惜花歌白雪,
不知盏面生尘。
吹开吹谢漫惊频。
少陵真有味,
爱酒觅南邻。
中文译文:
问问花枝还剩下多少,
帘卷细雨随着人走。
风景依然留恋我苦吟的身影。
海棠花害羞地冷落,
为了我,强留住了春天。
细心倾听那赞美花朵的歌声飘过白雪,
不知道酒杯上是否有尘埃沉淀。
吹散花开,吹散花谢,频繁地惊动。
少陵的酒真是有味道的,
喜欢品酒,寻找南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春天的景色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痴迷和对花朵的赞美。诗人在雨中漫步,欣赏着细雨中的花枝余情,感叹风景之美,同时也感叹自己身世的苦楚。
诗中提到的海棠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纯洁和美丽的象征之一,诗人用海棠来比喻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并希望能够留住春天的美丽。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倾听着歌颂花朵的歌声,却不知道酒杯上是否已经有了尘埃。这里描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两句诗中,少陵指的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他以作诗和酒文化闻名。诗人表达了对杨万里作品的赞赏,并表明自己喜欢品酒,寻找志同道合的知己。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苦楚的感慨。通过描绘花朵和自然景色,诗人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切思考。
既是文章可得闻,不应此外尚云云。如何夫子言天道,肯把文章两处分。
勿谓夷邦陋,深行亦或嘉。林空闻落叶,涧浅度枯槎。蓐食能支午,劳歌不致嗟。道边惟驿舍,山后有人家。
昨夜西风烂漫秋,今朝东岸独垂钩。紫袍不识衰衣客,曾对君王十二旒。
万里长江白,半规斜日黄。焦山浑欲到,宛在水中央。
已到平生未到山,朝来白水涨田间。要须乐事成三绝,更倩诗翁露一斑。
禁中前欲唤公归,读轼文章每叹奇。玉节不烦熬雪海,金芝元合产铜池。愈郊各洗饥寒语,甫白曾为汗漫期。上尽青云记回首,某丘某水钓游时。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